劳动精神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培养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蒸蒸日上,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代的劳动者必须是高素质的劳动者,既要掌握专业劳动技能,又要有着崇高劳动品质。但经济、科技的进步带来的不仅仅是可喜的社会发展,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也开始大行其道,好逸恶劳、奢侈浪费、蔑视劳动等错误观念随之滋生蔓延。党和政府敏锐地注意到这一现象,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应对这一局面,高中历史学科更应该积极主动地响应《意见》号召,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使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劳动精神即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呈现出的态度,以及表现出来的劳动面貌和精神素质,劳动精神培养是我国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要在全社会倡导培养劳动精神,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关注正在成长中的未来劳动者们,使劳动精神培养深入到各级各类学校中去。高中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历史课程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课程,其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开展劳动精神培养,高中阶段正是不二选择,而在高中课程中,历史科目有着培养劳动精神的独特优势,劳动精神培养与高中历史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探索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融洽地开展劳动精神培养的合理路径,笔者首先本着科学求真的态度,对本人所在实习学校的部分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在整理调查数据之后分析目前高中历史教学中劳动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据笔者分析,从教材、学校、教师、学情等诸多方面来看,在高中阶段开展劳动精神培养阻碍颇多,但只要坚持导向性、主体性、科学性与理论联系实践的培养原则,在具体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必然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劳动精神,打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社会风尚,使学生树立起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继而,笔者满怀信心地投入到劳动精神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去,国家、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各层面都有着劳动精神培养的努力,笔者亦在历史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积极主动地开展着劳动精神培养活动,实践成果颇丰。但目前高中阶段的劳动精神培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而学科融合、统筹规划、劳动体验则是劳动精神培养的前进方向。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实施多年,国内对历史课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也异彩纷呈,很多教学模式在历史新授课中应用较广。但当前历史讲评课课堂中,仍存在教师从头讲到尾、忽视学生主体等一言堂问题,在高考重压之下,历史课讲评中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亟待通过教学改革,特别是研究教学模式在历史讲评课中的应用,切实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合作互动探究等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转变历史讲评课传统模
当今中国儒学的发展呈现出诸多面向,“政治儒学”是其中一支。“政治儒学”理论与康有为思想研究相结合,产生了“新康有为主义”。因此“新康有为主义”是在“政治儒学”理论范畴下展开的,着重研究康有为的政教制度改革和经学思想,号称“突破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形成的思想前提和理论格局”,(1)鼓吹构建所谓的儒家式的现代中国历史叙事结构,和以康有为为现代新儒学开端的新道统说。“新康有为主义”违背史实,奉承康有为为当代
作为“士”之婚礼,士婚礼是人文理念升腾后的一种特殊的婚礼形式。士婚礼起源自走访婚,大抵形成于周公制礼作乐,广泛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仪式保存于今本《仪礼·士昏礼》《礼记·昏义》。迄今,学界内专门探讨周代士婚礼的著作极少,更忽略了对“士”的地位及意义的分析。据《仪礼·士昏礼》记载,古代士娶妻要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项主要仪节,俗称“六礼”。“六礼”不是杂乱无章的行为,具有程式化和标
《论语》作为一部流传两千多年的儒家经典,有很多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从《论语》中所涉相关史事入手,对先秦两汉时期典籍如《左传》《史记》《孔子家语》《说苑》《庄子》《荀子》等与《论语》相关的文献记载,加以汇辑整理。这些典籍中的记载多有不同,本文就是对这些与《论语》相关但又不尽相同的史事进行一些考辨。儒家学说担任着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核心,《论语》一书作为儒学的经典,历代学者对其加以注疏研究,著作不胜
郝懿行(1757-1825)是乾嘉时期的经学名家,著有《尔雅义疏》十九卷、《郑氏礼记笺》四十九卷、《春秋说略》十二卷、《春秋比》一卷、以及《诗说》《书说》《易说》等。《郑氏礼记笺》作于郝懿行为母丁忧期间,是他在反复研读郑玄《礼记注》的基础上写成的一部颇有心得的礼学名著。该书成于乾隆六十年(1795),郝懿行卒后经过其妻子王照圆和后代的整理,最终于光绪八年(1882)刊刻传世,广为世人所知。郝懿行首
随着我国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创新型教育理念和方法进入教育界的视野,教育的基础性、综合性以及育人功能受到广泛关注。高中历史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完成基础教育的前提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历史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承担着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作用,集夯实基础、巩固技能、提高能力等功能于一体。框架式教学法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历史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历史比较教育学受到了越来越多海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尤其是关于不同国家历史教材的比较研究。世界史教学内容具有共通性,研究不同国家中学历史教材关于世界史内容编排的差异,有助于我们改进中学世界史内容的教学,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其中,美国中学的历史教材独具特色,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之处。美国的Mc Dougal Littell版初中历史教材是美国众多版本历史教材中认可度最高的经
高中历史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海洋教育,近年来在以习近平新时代海洋强国战略为统领下不断加深、加强、加码。中国作为海洋大国,提升以高中生群体为代表的全民海洋意识,对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至关重要。历史学科,肩负着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为更好地开展包含海洋教育在内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任务,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根据最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编写了统编版高中历史教材。该教材及时有效的将国家对于做好高中生海洋教育工作
在英语学习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学习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写作能力:特别是教师,他们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诸多教学尝试,但收效甚微。究其根本,原因归结于大部分教师未接受过系统的外语写作教学训练,沿用因循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研究所采用的活动理论注重写作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借助活动进行写作。近年来,此理论的研究多聚焦于大学英语写作,对初中生写作教学缺乏关
在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思辨能力是学生需要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思辨能力同样是高中生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近年来,全国高校开始了思辨能力培养的热潮,然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似乎不尽人意。主要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用”分离,教师侧重于对语言知识的讲解,导致学生缺乏分析、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