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火工艺对7A09铝合金切削加工性影响的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yedi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A09铝合金隶属于7系航空铝合金的范畴,该系铝合金相较于其他系铝合金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如热变形性能较好、淬火域较宽、强度较高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故常被用来制造机翼上的翼面蒙皮、大梁等,所以该合金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潜力十分巨大。目前,针对该合金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热处理和材料性能方面,对于其切削加工性和表面质量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鉴于此,本文通过改变合金淬火工艺来探究其对应的切削加工性及表面质量。首先,对7A09铝合金分别进行了油淬、水淬和双液淬火处理,借助于扫描电镜观察合金的第二相特征,组织中可见化合物破碎后沿压延方向排列,其中双液淬火态的第二相弥散程度最大且均匀,水淬态次之,油淬态的第二相明显较少且分布不均匀。借助显微维氏硬度计,对三种淬火态7A09铝合金的硬度值进行检测,其结论与微观组织所得结论相吻合,即硬度值为:双液淬火态>水淬态>油淬态。其次,通过准静态压缩和动态冲击试验,可得7A09铝合金的动态力学行为。即在准静态压缩试验下7A09铝合金尚未呈现屈服现象,但加工硬化已然出现。究其原因:材料在发生塑性变形时,其内部晶格出现了严重的畸变现象,从而对材料内部的滑移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同时,应变率的提高会使合金的流动应力也随之增大,进而呈现出应变率强化效应,当冲击温度较大时,材料又会表现出明显的热软化效应。通过分离变量法和非线性拟合法可得三种淬火态工件各自对应的Johnson-Cook本构参数。然后,将Johnson-Cook本构参数导入至Deform-3D有限元软件中,对其进行切削加工仿真研究,可得对应的应力场和温度场分布,并可知切削参数改变时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对应的变化规律。在切削加工时可得其应力分布如下:位于第二变形区的应力分布相对较均匀,但第一变形区的应力分布十分不均且其变化梯度也相对较大,同时,最大应力也分布于该区。切削时工件的温度基本略高于常温,而切屑的温度则相对较高,刀尖的温度为三者中最高。双液淬火态工件因其硬度最大,致使其切削力和切削温度均高于另外两种淬火态工件。最后,对仿真所得结论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进行观察分析。可知:仿真所得切削力和切削温度虽与实验值存在偏差,但均在容许范围内。同时,增大切削速度和降低进给量均可提高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但切削深度却对其影响较小。因油淬态工件的硬度最低,塑性最大,故切削加工时塑性变形也最为严重,所以油淬态工件相较于另外两种淬火态工件的表面质量更差。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资本投入不断增多,但是经济效益却不高。相关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经济效益的50%以上是靠技术进步获得的,而我国仅为20%-30%。说明我国建筑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以来靠劳动人员和资本的投入拉动产业发展。而建筑业的发展现状证明依靠单纯人力和资源投入已经不能满足建筑业发展需求,进一步说明技术进步带动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于建筑业中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建筑业的发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但安全施工事故发生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在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带来了人员的伤亡,严重影响我国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据相关数据和统计资料来看,个体在工作过程中错误的理解和判断、操作失误等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会进一步引发物的不安全状态,使个体暴露在危险的环境之中。如何降低施工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率、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成为提高施工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和城市区域的急速扩张,城市交通已经严重制约城市的发展,发展地铁交通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地铁工程与其它建设项目相比,具有投资大、工期长、专业多、涉及面广等特性,面临着自然及水文地质、技术、管理和环境等多种风险,属于高风险的工程建设项目。地铁换乘车站是地铁交通的换乘枢纽,技术要求高,施工复杂,施工风险管理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在研究传统地下普通车站、高架车站及地
在当今社会,我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已经从高速度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其中建筑行业也要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装配式建筑作为绿色建筑的一种,相对于传统建筑而言,其本身具有绿色环保、节约资源、施工便捷等优点,但其建造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许多质量风险问题,比如图纸会审不到位、构配件质量不高、技术设备不完善等都会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因而进行科学有效的装配式建筑质量风险评价研究,对装配式建筑实现健康持续的发展具
在目前我国现有的建筑中,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RC框架结构)占有相当比重,并广泛用于学校、医院等在社会中承担重要职能的建筑中。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区所发生的一系列破坏性地震中,大量的RC框架结构发生破坏甚至倒塌,损伤模式与设计预期不符,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且修复工作困难。究其机理,框架柱受力苛刻而难以实现“强柱弱梁”的损伤模式,且存在抗震防线单一、修复困难等问题。为此,我们要提高建筑结构的抗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居民数量急剧上升,为应对由此产生的交通堵塞问题,各地纷纷发展地铁项目的建设。然而地铁的造价成本高、资金回收期长并且涉及面广,不仅其自身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还给各地政府带来严重的财政压力,为此各地政府开始尝试将PPP模式引入地铁项目。PPP模式是基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并以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共同合作关系,能够减轻政府资金压力和促使项目的总体质量提升。由于PPP项目模式类型多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传统的城镇管线铺设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为了解决诸如“马路拉链”、“城市看海”、“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逐步走入人们视线。但是与传统直埋方式相比,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前期投资巨大,仅靠政府投资建设不仅难以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求。PPP模式可以很好的解决此问题,政府通过将社会资本引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中,不仅可以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建筑工业化改革成为必由之路。装配式建筑作为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建造过程中不仅能够节约人力、减少能源消耗,还能提高建筑综合质量和性能,有效改善城市环境,逐渐成为当前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但其实际建设过程中事故频发,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安全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减少安全事故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脆弱性作为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将为探讨装配式建筑
随着交通拥堵压力在全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阻碍作用凸显,地铁凭借高效、环保和快捷等诸多优势迅速受到各城市的青睐,并相继得到规划和建设,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阶段。但是,地铁建设的实际施工场区大多位于城市繁华地段的地下,受沿线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地质及水文等影响显著,且整个过程具有专业性强、技术复杂等鲜明的高风险特点。而盾构法作为地铁众多暗挖施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佼佼者,被广泛应用于全国城市地铁建设中,
近几年,新型现代化建筑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点。装配式建筑的建设涉及了设计、生产、物流、施工等各个环节,各环节出现质量问题都会影响到装配式建筑的实施,传统工程承包模式的各单位之间联系不紧密,容易导致设计、生产和装配脱节,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自2017年,国家政策提出装配式建筑更适合应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陆续有不少大型企业开始采用EPC模式建造装配式建筑。虽然工程总承包模式在提高装配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