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足球国字号球队在世界大赛中表现不佳,足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组成各级国字号球队,涉及我国青少年体育锻炼和发展的对象,是关系未来国民素质的重要事项,具有准公共品属性。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出台的背景下,完善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文献阅读和实地考察,梳理现阶段我国六种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从资源配置理论出发,将六种体系进行分类。通过深度访谈法收集相关信息,总结不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特点。 各种体系在实践中虽能发挥作用,但没有形成“普及-提高”的分工,培养阶段划分模糊,各阶段培养体系单一,没有形成合力。遵循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普及-提高”的理念,以年龄为依据,结合青少年学习和运动规律,将我国现有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安排到基础培养(6-12岁)、潜力培养(13-18岁)、精英培养(18岁以后)三个阶段,并进行适当补充,使每个培养阶段由多个培养体系支撑,形成合力。 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基于理论和已有研究,结合访谈内容,提出以下建议:首先,教育部和中国足协应通力合作落实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的参赛政策;其次,通过确保政府财政支持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鼓励相关省份通过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持职业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鼓励将职业足球俱乐部母公司税收返还用于当地青少年足球发展三项措施落实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财政政策;最后,从细化足球运动员升学鼓励政策、畅通退役足球运动员就业通道,提高体育教师和基层教练员待遇落实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后备人才培养的教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