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90年代,国内外对二语词汇的研究就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传统的“二分法”观(知或不知)到全新的“多维度”词汇习得观,从关注学习者词汇的广度知识(词汇量)进入词汇知识深度的研究即对单个词各种知识习得过程的研究。目前,有关词汇深度知识的框架和模型已经建立,在此基础上,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表明,二语学习者在词汇深度习得特别是语义和语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词汇宽度和深度习得发展的不平衡,语义网络的不健全,以及词汇语用产出能力的滞后等,但是很少有研究能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的解释。 后期维特根斯坦关注日常语言,主张将语言的研究还原到语言的原始运用中,提出语言是植根于生活形式中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语言游戏,语言的意义发生于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具有丰富的语义和语用蕴含。本文借用维特根斯坦的后期语言哲学观,从范畴与语境角度出发,分别阐析了二语词汇语义及语用习得障碍产生的内外在原因,并进一步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克服这些障碍的建议。 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 语义方面,维特根斯坦主张语言的意义来源于它在语言游戏中的使用,语言游戏的多样性以及对生活形式的依赖性,表明了语义的多样性、语境依赖性和动态性,推翻了传统的意义指称论。与此同时,语言游戏的家族相似性揭示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和范畴成员的不平等性,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促进了原型范畴理论的建立,为我们研究语义范畴和语义网络的建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原型范畴的作用下,词语的各意义之间建立了一种横向上以原型意义为中心的辐射型的,纵向上以基本范畴意义为中间层次性的等级型的语义网络,以便有效的提取和运用。然而大多数二语学习者受传统指称意义理论的指导,总是采用英汉对照的方式背诵记忆词汇,一味追求意义上的精确对等,忽视了词义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是一对一式的线型关系,过于分化、离散,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词语的提取和运用。 语用方面,维特根斯坦将他的语言研究带回语言的日常使用,认为语言游戏是在生活形式这个大的场景下展开的。所有的语义及语用规则都是植根于生活形式中的。语言不是单纯的言语活动,而是同我们的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的。一个词语的意义和使用总是植根于它所在的文化背景。因而词汇的习得不应看作简单的词汇记忆和储存,还应关注词语隐含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知识。然而,大多数二语学习者盲目扩大词汇量,追求意义的对等,恰恰忽视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一旦进入语言交际,必然限制其语用能力,导致语用失误。 以上的研究发现为我们外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词汇的教学中,要注重词汇习得的深度,避免盲目扩大词汇量。要注重词义之间的联系,要分清词内的核心意义和边缘意义以及词语间的上下义关系,学会在横向上和纵向上慢慢扩展词义,从而建立有序的词义网络。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词汇相关语境及文化背景的输入,增强词汇的语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