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臂手势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maoelg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辅助操控方法和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开始应用于机械臂操控领域。为了提高传统机械臂的作业能力,引入机器视觉技术,让传统的控制操作更加智能化。本文研究了基于改进残差网络的手势识别、对采集的骨骼关节点坐标信息进行卡尔曼滤波、空间向量关节角度信息计算、机械臂D-H建模以及机械臂硬件设计等内容。1)针对传统残差网络存在训练速度慢、鲁棒性差、泛化性差等缺点,本文提出改进残差网络结构。首先引入多重残差网络来增加残差单元中残差函数的数量,随着残差函数增多,网络也更具有多样性。在网络训练过程中,将残差块中不同残差函数分配给不同的GPU进行并行计算,从而提高网络的训练速度。其次,对传统的残差函数进行改进,引入ELU激活函数,同时使改进残差结构中既有含ELU的残差函数又含ReLu的残差函数,同时输入的信息通过两个残差函数的概率服从均匀分布,将并行求和计算方式转换为仿射方式,以此提高各分支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残差网络模型手势识别准确率相对于传统的手势识别准确率提升了 9.79%。2)针对传统的随机梯度下降优化方法存在收敛速度慢、准确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动态调节学习率的综合梯度下降优化算法。首先,给网络模型加入预激活处理防止网络模型过拟合。然后,使用动态调节学习率提高网络的收敛速度同时抑制网络训练过程中出现震荡,综合梯度下降法可以提高手势识别准确率。最后,搭建改进残差网络结构,并用基于动态调节学习率的综合梯度下降算法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识别准确率提升了 6.16%。由混淆矩阵可以看出,改进模型对闭合和没有采集到手势等两类手势识别效果最佳,其次对部分张开、张开、停止等三类识别效果相对较佳;通过对比模型改进前后ROC和p-r曲线图可知,相对于传统残差网络改进后的残差网络其宏平均ROC曲线包围面积提升0.11,宏平均P-R曲线包围的面积提升0.2,验证改进的残差网络性能优于传统残差网络模型。3)针对Kinect2.0采集到的人体骨骼关节点三维坐标存在输出不稳定、抖动等现象,本文对采集的三维坐标信息进行平滑滤波处理。首先对设备内部代码参数进行调节,使设备在采集人体骨骼关节点数据时对人体手臂的运动轨迹设定约束。然后,对输出关节点数据进行卡尔曼滤波处理,使手臂关节点数据信息能够实时平稳输出,最后,将输出的数据信息进行空间向量计算,得到人手臂的各角度变化信息模拟出手臂的运动轨迹。实验结果表明,手肘角度为0°、90°、180°识别率在90%以上,当角度为30°、60°时识别准确率在87%以上。4)针对双臂机器人机械臂与机械手爪的控制问题,本文采用主从方式来控制机械臂及手爪的运动。首先,根据机械臂运动控制学理论和机械臂运动学分析理论,对所研究的机械臂各关节连杆进行D-H建模。然后,根据D-H参数计算,采用正运动学理论计算出末端执行器相对于基座的位姿变化,采用MATLAB仿真出右臂的空间运动范围,构建人手臂与机械臂之间的映射关系,根据人手臂运动过程中角度变化信息控制机械臂运动,根据人手势的信息来控制机械手爪的运动。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在双臂机器人上实现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臂跟随运动,单臂抓取、放下货物功能。
其他文献
由不同直径的内孔通过锥角连接而成的多阶内锥孔整体构件以其结构紧凑的优点在武器装备、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现有机械加工存在效率低、加工表面质量差、锥度难精确控制等技术瓶颈,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本文提出采用电解与抛光组合加工技术开展多阶内锥孔高效精密电加工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在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针对机械加工多阶内锥孔整体构件加工效率低、成型精度
在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目标的指引下,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金属切削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金属切削刀具一直以来被形象的喻为数控机床的“牙齿”,其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着零部件的加工质量。本文针对金属切削领域中使用广泛的整体硬质合金球头立铣刀展开研究。本次课题研究工作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理论分析针对球头立铣刀结构进行分析,建立刀具数学模型,包括球头立铣刀的
气门座圈为发动机的重要零部件,它镶嵌在气缸盖与气门接触的位置上,配合气门形成密闭空间保护缸盖。气门座圈的性能严重影响发动机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气门座圈所处工况愈加恶劣。每年全世界由于磨损、高温氧化而损耗的气门座圈量约占该年度钢总产量的10%;据统计因气门座圈失效而导致的发动机故障不安全事故逐年递增,因此对气门座圈进行表面改性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采用多弧离子镀技术在蠕墨铸
镁合金作为轻质型结构材料,因其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良好的机械加工性、生物相容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镁合金的耐蚀性较差,使用过程中通常需要防护层的保护,然而涂层在恶劣服役条件下不可避免会发生破损,导致腐蚀从涂层破损处萌生,加速镁合金的失效,传统防护涂层不具备自修复性能,因此研究适用于镁合金表面可释放缓蚀剂的自修复涂层具有一定的工程和科学应用价值。本文以AZ91D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在不同缓蚀剂溶液
多层陶瓷电极共烧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多层陶瓷制动器、变压器上。在实际生产中,高性能含铅压电陶瓷的烧结温度一般高于1200℃,所以需要使用钯含量更高的电极来进行多层陶瓷共烧,极大地增加了生产成本。因此,探索含铅压电陶瓷的低温共烧工艺是非常必要的。在众多含铅压电陶瓷中,Pb(Sc1/2Nb1/2)OO3-Pb(Mg1/3Nb2/3)O3-PbTiO3(PSN-PMN-PT)陶瓷因具有高的压电性能、介电性能
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出租车能源类型逐渐从传统的燃油型更新换代成燃气型、电动型和甲醇型。本文基于政府管理视角,综合乘客、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公司、交通治理和环境治理的效益,对不同能源类型的出租车运营效率评价展开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考虑能源类型的出租车运营效率评价模型构建。首先分析不同能源类型出租车的运营特性,进行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类。然后对现有DEA效率评价模型
无人机遥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某些电磁屏蔽环境下,无法依赖GPS信号获取准确的定位信息,所拍摄的遥感图片也无法准确标定。本文研究在此条件下基于图像配准与三点定位的视觉定位方法,本文中围绕该方法展开了研究。其中基于特征的图像配准技术具有速度快、鲁棒性显著优势。另本文中采取对相机进行距离标定求解出拍摄距离与图像像素点距离以及图像真实距离间的关系,并使用三点定位减小求解出的拍摄距离的误差,对拍摄的
火炮作为陆地作战武器在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新型火炮的研制须经过试验弹的测试后方可用于军队的装备。弹载遥测设备固定在弹丸内部,弹丸发射过程中,遥测设备需承受上万g的高过载,所以对测试设备的抗高过载研究十分重要。遥测发射天线固定在弹丸外表面,弹丸发射时的火药燃气会烧蚀天线,同时会给天线的固定结构带来2个主要的力:高速旋转带来的正拉力和航向加速度带来的剪切力,解决天线的烧蚀问题和力的问题对遥测系统也
通过研究船舶尾流的非线性物理特性可以获取船舶的航速、船型等信息,这对于船只识别、海洋观测以及军事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船舶尾流的非线性光学、非线性声学、非线性热学、非线性电磁学特性以及船舶尾流图像的特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二是着重研究了船舶尾流的非线性几何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可概述为:1.对于船舶尾流的非线性光学特性,分析了尾流气泡幕的Mie散射光特性、尾流气泡幕的前向散
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2D-TMDs)材料(如MoS2、WS2、SnS2、NbS2)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光电学、力学等性能,材料厚度为0.1~1 nm,具有理想的半导体带隙(1.5~2.1 eV),以及强烈的光-物质相互作用,成为下一代微型、高灵敏度、高稳定、透明性的光电探测器的理想材料。本文重点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的单层MoS2从蓝宝石生长衬底向SiO2/Si、PET、PI器件衬底的无损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