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迫症是世界上最具致残性的精神障碍之一(Sassano-Higgins SA et al.,2015)。强迫症不仅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降低其生活质量,而且会给个体的家人及其看护者造成相当大的负担(Gustavo C et al.,2017)。因此,对强迫症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强迫症的主要症状之一是持续不断的怀疑。强迫症个体不仅怀疑自身的认知功能,包括记忆、注意、知觉、集中力和决策,而且还怀疑其他的内部状态,如感觉、偏好、理解力、愿望和信念等(Abramowitz,Lackey,&Wheaton,2009)。这些普遍的怀疑导致了一系列强迫症病理性行为,如强迫清洗、强迫检查、过度的自我监控、反复寻求和需要外部确认或保证等(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00)。Lazarov等人(2010,2012b)据此提出寻求内部状态的外部线索模型(Seeking Proxies for Internal States,SPIS)来解释强迫症的发病机制。SPIS模型认为强迫怀疑是强迫症病因学的重要成分。强迫怀疑与强迫症个体的所有内部状态之间存在相关。强迫症个体对内部状态的强迫怀疑会导致个体对内部状态的知道感减弱,从而无法准确感知和体验内部状态。强迫症个体形成和依赖外部线索获得可靠的内心体验。个体借助外部线索更加容易和清晰地感知内部状态,以补偿缺失的知道感并减少怀疑。强迫症个体对内部状态的知道感缺乏可能与内部状态的信心水平降低有关。自SPIS模型提出以来,研究者以强迫症个体或强迫症的亚临床样本即高强迫倾向个体为研究对象,从肌肉紧张度、情绪、理解力等维度对SPIS模型进行了验证。强迫症个体的其他内部状态知道感是否缺乏并更加依赖外部线索呢?如果强迫症个体在其他内部状态维度的知道感缺乏并更加依赖外部线索,是否与内部状态的信心水平降低有关?本研究设计两个实验,从视觉这一内部状态维度对SPIS模型进行验证。实验一采用2(被试组别:高强迫倾向组,低强迫倾向组)×6(反馈类型即选择一致的人数与选择不一致的人数之比:5:0,4:1,3:2,2:3,1:4,0:5)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以高强迫倾向个体这一亚临床样本为研究对象,探讨强迫倾向对个体的视觉内部状态的知道感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高、低强迫倾向个体在视觉判断任务上的第一次选择正确率无显著差异;高强迫倾向个体第一次信心水平评分显著低于低强迫倾向个体;高强迫倾向个体在观看反馈前后信心水平评分变化量显著高于低强迫倾向个体;当多数人与被试的选择一致时,高、低强迫倾向个体第二次选择的变化率无显著差异,但当多数人与被试选择不一致时,高强迫倾向个体第二次选择的变化率显著高于低强迫倾向个体。实验二采用2(被试组别:信心破坏组,控制组)×6(反馈类型即选择一致的人数与选择不一致的人数之比:5:0,4:1,3:2,2:3,1:4,0:5)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探讨内部状态信心水平对高强迫倾向个体的视觉内部状态的知道感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信心破坏组第一次信心水平评分显著低于控制组,表明信心水平操纵有效;信心破坏组与控制组在视觉判断任务上的第一次选择正确率并无显著差异;信心破坏组在观看反馈前后信心水平评分变化量显著高于控制组个体;当多数人与被试的选择一致时,信心破坏组与控制组第二次选择的变化率无显著差异,但当多数人与被试选择不一致时,信心破坏组第二次选择的变化率高于控制组。研究结论:(1)与低强迫倾向个体相比,高强迫倾向个体在视觉内部状态的知道感并没有表现出缺陷。内部状态信心水平对高强迫倾向个体的内部状态的知道感也无显著影响。(2)与低强迫倾向个体相比,高强迫倾向个体对自己在视觉判断任务中的第一次判断更缺乏信心,表现出对自身内部状态的怀疑。(3)与低强迫倾向个体相比,高强迫倾向个体更易受到外部线索的影响。内部状态信心水平也会影响高强迫倾向个体对外部线索的依赖。内部状态信心水平越低,高强迫倾向个体越容易受到外部线索的影响。本研究从视觉内部状态维度验证了SPIS模型,研究结论对强迫症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