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戏剧作品是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作品在各国之间翻译、流传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然而,一直以来,学术界给予戏剧翻译的关注却非常有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戏剧具有双重性:一部戏剧作品既可以被看作是文学作品,同时戏剧的本质又决定了它是舞台艺术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戏剧演出的根本。戏剧只有通过演出,它的价值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反过来,如果一个戏剧文本无法在舞台上演出,它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作品。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学形式,戏剧文本的首要目标是为了演出,其次才是为了阅读。 戏剧文本的“二元性”决定了其翻译的特殊性。戏剧翻译应该有自己的标准和特点。“《茶馆》是老舍先生在语言艺术上成就最高的巨作,早就脍炙人口,在戏剧界是有名的‘一句台词勾画一个人物’的好戏。”(英若诚,1999:6)它的特点非常明显:浓郁的北京方言、个性化、简洁、幽默的人物语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特点使得《茶馆》在国内外戏剧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可以说该剧的魅力就是来自于老舍对人物及其方言的刻画和剧中所体现出来的“京味”文化。而《茶馆》的这些特点给译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通过分析戏剧文学的特点和戏剧翻译的目的和特点,提出戏剧翻译应在遵循普通文学翻译标准的前提下,应以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以及以英若诚、余光中等为代表的戏剧翻译家提出的“适于演出”理论为戏剧翻译的标准。文章通过对比分析英若诚和霍华的两个英译本,看两译者是如何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实现或没有实现《茶馆》语言特色以及文化因素对等的,并评价哪个译本更具有可演性。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简介;第二部分介绍了戏剧文学的特性以及戏剧翻译的目的、特点以及戏剧翻译的标准和常用策略;第三部分介绍了老舍的《茶馆》及其特点,并介绍了《茶馆》两英译本及英若诚的翻译理论;第四部分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和“可演性”为标准,对两英译本在体现《茶馆》语言、文化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在这部分,作者对论文做了总结,并在对两译本对比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一个理想的戏剧译者最好是兼演员或导演——像英若诚一样;或是一名戏剧爱好者——像霍华一样;或是肯和演员、导演密切合作的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