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的炎性疾病。1887年willks和moxon首次描述,1903年willks及Bisa将其命名为溃疡性结肠炎,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科学组织国际组织委员会将其正式命名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一,少部分患者一次发作后即停止;大部分患者病程呈慢性持续过程。本病在我国较欧美少见,且病情一般较轻,但近年患病率似有增加,重症也常有报道。本研究以TNBS/乙醇致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探讨与人UC的相似程度,并以此模型为研究对象,选取自拟中药方剂为治疗药物,观察中药方剂对UC的疗效。
方法:TNBS/乙醇法制作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共9组,每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1组(制模后继续饲养1周);模型2组(制模后继续饲养3周);模型3组(制模后继续饲养4周);模型4组(制模后继续饲养7周);药物干预组分为中药1组(给药后继续饲养1周);中药2组(给药后继续饲养2周);SASP(柳氮磺胺吡啶)1组(给药后继续饲养1周);SASP2组(给药后继续饲养2周)。动态观察对照组及模型组的一般状态、结肠粘膜大体和病理及电镜变化。选取中药方剂为治疗药物,观察振脾汤对TNBS/乙醇致UC大鼠的疗效。
结果:
1.一般情况:对照组大鼠大便颗粒状,肛周洁净。造模第2天大鼠出现腹泻,软便或稀便。2周时症状达到高峰,脓血便,大便完全为稀便。症状持续3周时开始逐渐好转。第4-7周为微软颗粒状大便。治疗组给药1周后大鼠大便由完全稀便逐渐变为软便;给药2周后大鼠大便呈颗粒状,肛周洁净。
2.大体形态观察和损伤评分: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肠仅引起结肠轻微的充血;造模1周时,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呈白色线状或灶状,其大体形态损伤评分为7.41±1.01;造模3周时,结肠粘膜水肿、红斑、溃疡,周围粘膜增厚,其大体形态损伤评分为4.63±1.05;造模7周时结肠大体形态逐渐恢复正常,溃疡已愈合,其大体形态损伤评分为2.03±0.53,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大体形态损伤有显著差异(p<0.01),各模型组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给药1周后大鼠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较模型组减轻,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2周后大体形态逐渐恢复正常,溃疡已愈合,其大体形态损伤评分较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
3.光镜下观察病理情况: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肠仅引起结肠轻微的充血;造模1周时,结肠粘膜上皮水肿、坏死、脱落,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组织学损伤计分为8.45±1.00;造模3周时,可见瘢痕组织,在溃疡灶表面仍可见大量炎细胞,组织学损伤计分为6.38±0.78;造模7周时表现为慢性炎症,可见正在愈合的溃疡,结缔组织增生并纤维化,组织学损伤计分为2.39±0.86,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组织学损伤有显著差异(p<0.01),各模型组间亦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给药1周后大鼠结肠病变主要位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较模型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2周后肠镜下观察形态逐渐恢复正常,溃疡已愈合,结缔组织增生并纤维化,病理损伤评分较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4.电镜结果
4.1扫描电镜:正常组可见结肠粘膜表面大量吸收细胞,其表面有大量微绒毛;模型组可见微绒毛缩短和数目减少或消失,杯状细胞减少。
4.2透射电镜:正常组结肠粘膜的吸收细胞呈高柱状,核椭圆形,常染色质丰富。模型组可见游离面吸收细胞部分微绒毛减少,细胞核稍不规则,细胞器数量减少,粗面内质网有脱颗粒现象。
结论:
1.三硝基苯磺酸(TNBS)可以成功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一般情况、大体与病理表现与人UC的相似度高,有急、慢性转变过程等,该模型可以应用于研究溃疡性结肠的新疗法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
2.经中药方剂治疗后较SASP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大鼠体重增加,组织病理学显示病变组织被修复,粘膜大体形态恢复。与UC的经典用药SASP作为对照,显示中药方剂对UC的疗效优于S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