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历程,我国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包括央行逐步放松对利率的管制,微观经济主体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提高,金融市场各子市场的建立和日益完善使其利率更能反映资金供求关系等等,我国已初步具备建立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体系的条件。但是,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困难还不小。 利率市场化改革就要建立中央银行利率为基础、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体系和形成机制。其关键之一在于选择有效的市场基准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形成合理的市场利率体系。在我国现阶段最恰当的基准利率就是国债利率。本文从利率市场化与有效的基准利率选择的关系入手,分析了阻碍国债利率成为市场基准利率的诸多因素。指出缺乏有效的基准利率是制约利率市场改革的重要原因。 本文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力图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利率市场化之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西方经济理论、现代金融理论的相关知识,采取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系统分析与比较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基准利率”这一主题,从利率市场化与国债利率基准利率地位的关系出发,沿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国债利率→国债市场发展的理论逻辑展开分析,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基准利率的选择与决定进行了深入探讨,总结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就与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我国发展国债市场促进国债利率基准利率地位形成的若干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