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这种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在带给我们宝贵经验的同时必然也产生一系列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若不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它将制约我国高速公路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了吸引教训、总结经验,完善已建项目,改进在建项目,指导待建项目,提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管理水平,有必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后评价。作为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周期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反馈环节,通过项目后评价,可以及时总结项目建设程序各阶段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开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象征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机制逐渐走向健全。论文回顾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全面探讨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应用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首先,论文对国内外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范围及机构建设进行比较,在对现有理论、方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我国的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还缺乏完整而又规范的评价体系,理论与实际有待衔接,评价内容有待调整,评价方法有待创新,可操作性有待增强。 其次,应用控制与反馈理论、社会环境影响评价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动态管理理论;并同费用—效益分析理论,构成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理论基础。应用逻辑框架法、统计预测法、有无对比法、成功度法、类比法和层次分析法,探讨了建设项目后评价的方法论。同时,对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立进行了探讨。 第三,论文全面解析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过程,在总结一些已有高速公路后评价报告的基础上,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需求包括趋势交通量、转移交通量和诱增交通量产生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着重对“四阶段”交通流量预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分别对社会经济预测、交通生成预测、交通分布预测以及交通分配预测的方法、步骤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地探讨,针对当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预测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其精度的各种因素,并提出了减少误差的对策。对当前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方法进行了归纳,对已有投融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建立了各种投融资方法(或方法的组合)的评价指标。本文重点对高速公路效益后评价中的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和财务效益评价的工作程序、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对现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完善。 研究了社会影响后评价中评价指标的建立及量化问题,着重研究了环境影响后评价中环境效益的计算、公众参与及EIA有效性问题;总结了适应于建设项目风险的识别技术,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