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探索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在大鼠心脏梗死周边区促新生血管作用以及VEGF-A的表达变化,并相应地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改变。同时,本研究也验证了脐血单个核细胞作为干细胞治疗的一种重要细胞来源的可行性和相应优点。
研究目的:
1.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心脏梗死周边区毛细血管增生的改变。
2.研究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大鼠心脏VEGF的表达变化及特点。
3.研究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与心功能改善的作用及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
研究材料与方法:
1.30份脐血均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经6%羟乙基淀粉(贺斯)及1.077g/1ficoll-paque分离液分离出脐血单个核细胞。CD34阳性细胞是较原始的细胞,能向多种成熟细胞分化,包括心肌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等,移植前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34阳性细胞含量。另外,为明确移植细胞的去向,移植前用BrdU标记细胞,BrdU可以代替胸腺嘧啶在DNA合成期摄取,整合到分裂细胞DNA中,移植后用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2.Wistar雄性大鼠75只(购自中山大学动物中心)随机分为:移植组(急性心肌梗死+细胞移植)30只、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30只和假手术组15只。按开胸结扎前降支近段的方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移植组梗死周边区心肌内注入脐血单个核细胞2×105/μL,对照组同一部位注入等量培养基,假手术组开胸,穿针过线,不结扎。
3.移植后4周用左心导管及多导生理记录议进行心功能检测,以及用免疫组化方法行心脏梗死周边区毛细血管密度测定及BrdU阳性细胞检测;在移植后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分别对对照组和移植组取材用RT-PCR法进行VEGF的mRNA表达半定量分析。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血流动力学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移植组LVEDP和HR显著下降(P<0.05),±dp/dtmax则明显增快(P<0.05),均提示移植组大鼠心功能得到改善。
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见:移植组有BrdU阳性细胞存在,提示脐血单个核细胞在移植区存活;抗Ⅷ因子免疫组化染色示梗死周边区平均血管密度(a-MVD)明显增加,移植组为6.6±0.6个/HP,对照组为2.9±0.4个/HP,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3.对照组和移植组大鼠心肌以表达VEGF164和VEGF188为主,VEGF120均呈微弱表达。移植组VEGF164和VEGF188表达于第7天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持续表达至28天。对照组于第14天和第28天已基本不表达。
结论:
1.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于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后有脐血干细胞存活,并且证实了移植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从而可见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应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
2.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在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毛细血管增生得到促进,并伴有心功能的改善,提示毛细血管增生可能是心功能改善的重要机制。
3.人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大鼠心肌梗死周边区VEGF表达增加,提示VEGF表达上调可能是脐血单个核细胞移植后毛细血管增生的重要机制。同时,VEGF不同亚型的表达特点可能为VEGF作为联合基因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