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储安平不仅是我国著名报人,也是民国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代表。近年来,学界对储安平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多集中于对其办刊活动及自由主义思想的探析,对储安平作为“报人”这一职业身份的认同研究则寥寥无几。本论文即从职业认同视角出发,探究报人储安平对其职业的认知乃至认同情况。除引言及结语外,论文主要分为三个章节:引言是对“职业认同”概念的引入,重点分析职业认同的考量指标,得出职业认同的六项要素:即“从业缘起”、“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观”、“自我身份认同”、“社会认同”等。第一章分析储安平从事办报活动的缘起及其职业认知。储安平在光华大学求学期间即接触报刊,在光华大学自由氛围的熏陶及开明教授群体的指引下,储氏逐渐意识到报刊在推进国家建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对文学有限社会功能的认知也促使储安平将对文学的热爱逐渐转化为对报刊的倾心。通过编辑校刊《光华周刊》,储安平对报刊功能及职业规范的认知逐渐明晰,《客观》、《观察》周刊的创办更促使储安平报人职业认知的具体化,而这逐渐具体化的职业认知,无疑对其职业认同的构建起到了推进作用。第二章主要考察报人储安平的职业情感及职业价值观。在担任《中央日报》副刊编辑期间,彼时文坛的混乱景象使得储安平萌发远离文坛之意,其关注视线由文学逐渐转移至教育、经济、民风等社会问题。在明确报刊的社会功用后,储安平全身心投入到办刊活动中,不仅对自己参与及创办的报刊珍惜有加,而且对整个报刊事业的进化也寄予深情。其倾尽心力办刊的职业情感和期待报业整体发展的职业价值观,不仅是激励储氏一步步走向职业生涯巅峰的精神之源,更是储氏具备高程度职业认同的表征。第三章研究储安平对其报人职业的自我身份认同及社会认同。从储安平所写的政论文章中不难看出其对自由主义的诉求及对民族主义的维护,“职业报人”、“自由思想分子”、“民族主义者”,三种角色的交织使得储安平在对其报人职业身份的认同上产生某种程度的偏差。然而特殊的国情赋予每位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以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历史使命,储安平在报刊活动中虽将“挽救国运”作为办刊的最终目的,但储氏已将这一目标内化于其职业价值观中。从储安平对于报人职业规范的清醒认知及对报刊的倾心投入来看,“自由思想分子角色”及“民族主义者角色”并未消解其对报人身份的认同之感。同时,彼时社会民众对储安平所办报刊的精神及物质上的肯定,无疑也深化储氏对其报人身份的认同程度。结语部分,则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性的概括:储安平“报人”身份的确立,不仅在于其参与主持或创办过多份报刊,更在于其个人对报人职业的高度认同感。这种高度认同感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伴随着储安平多舛的办刊经历,呈现出动态的、渐趋于深的发展势态。需要强调的是,储安平在新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对报刊的珍惜,对报界发展壮大的期望、对报人职业素养的强调,对当下的新闻从业者极具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