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培训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dy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文化敏感度是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研究显示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成正相关。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如何有效的培养跨文化敏感度便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重心。许多外国研究者已经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跨文化敏感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跨文化敏感度的培训模式和主要培训方法。这些研究普遍适用于外国的情况。在中国,虽然有不少研究者研究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现状以及跨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能力的相关性,但是没有深入提出如何进行跨文化敏感度进行有效的培训,也没有研究哪些现有的外国跨文化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适合运用于中国,更没有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整套跨文化敏感度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因此,本文所关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和提高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作者用国外的跨文化培训模式和方法对大学生进行实验性的培训,旨在找出适合中国大学生的有效的培训模式和方法。本文主要研究三个问题:1)培训前,中国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现状是什么?有出国意愿的大学生与没有这一意愿的大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上有何区别?2)培训中运用的模式是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3)哪些具体培训方法最受学生欢迎?本研究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两种方法。首先运用跨文化敏感度调查问卷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的82名本科生进行测试,了解有出国意愿的学生与没有这一意愿的学生在敏感度上有何不同,其次,实验组的学生接受为期六周的跨文化敏感度培训,培训运用文化体验模式以及多种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六周培训后,用同样的问卷测试两组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看控制组和实验组在跨文化敏感度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异。此外,作者对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了解出国学生与不出国学生在参加英语活动和性格上的差异,同时也了解了受训学生对本次培训的主观感受。研究结果表明,培训前,有出国意愿的学生与没有这一意愿的学生在跨文化敏感度上有显著性差异,有出国意愿的学生跨文化敏感度较高。培训后,实验组和控制组的跨文化敏感度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跨文化敏感度较高。学生采访的结果表明准备出国的学生在性格上和对英语的投入程度上与准备留在国内发展的学生有许多差异。因此,本次实验性研究中的培训模式和培训方法对提高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敏感度非常有效。艺术与文化,电影片段,以及模拟游戏等培训方法受到学生的好评。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采场稳定性分析方法与参数优化方法,对夏甸金矿试验采场进行了的工程地质调查、矿岩力学试验、数字测试等工作,获取了表征矿山岩体质量的多种指标。对试验采场岩体质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PMLSM)伺服系统在跟踪周期性输入时,PMLSM的端部效应和摩擦力所造成的周期性推力波动影响系统的跟踪精度。同时,电动机本身所存在的响应滞后会造成输入与
近年来随着翻译学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逐步受到国内外翻译学者的关注而成为了翻译界热烈讨论的话题之一。本文以译者主体性问题为研究对象,在总结以往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
句子通常都具有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语义成分,即“命题”和“语气”。命题是指说话人所表达的某一客观事实,也就是句子中表示客观内容的部分;语气是指说话人对客观事实的表现形式
自从20世纪80年代,语类和语类分析介绍到中国以来,语类理论已经应用到了很多领域,其中在专业用途英语中语类分析最为突出,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也很普遍。然而,语类理论在大学
近年来,肩负为国聚财、服务金昌经济发展的金昌国税人励精图治,自始至终把职工教育和培训做为重头戏来唱,精心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服务规范的精锐之师。
传统的英语词汇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英语词汇教学的需要,通过借鉴语义学中的语义场理论方法进行词汇教学,高效地使学生准确理解和正确运用所学词汇,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本文简述了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发展历程,并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特点,结合我国内变配电站中应用比较普遍的继电产品和工程实例,笔者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将保护系统分为间隔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