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朱子语类》、《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研究文本和史料,辅以《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家礼》、《仪礼经传通解》以及《四书或问》并书信、杂文。本文主要通过文本解读的方法,将朱熹礼学思想与理学体系结合起来,一方面,在整体上展示一个完整的朱子礼学,揭示朱子礼学中的“理学”特色;另一方面,从朱子礼学反观朱子整体思想,力求在礼学角度认识朱子学说,探讨“礼学”与“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全文分6个部分,由序言和一、二、三、四、五章构成。第一章“以理训礼”概说,系统阐述朱子礼学思想产生的背景,宋代儒学“以理训礼”的历程,并概述朱子对礼的定义: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本章最后从心性本体、价值本体、修养工夫三个层面描述朱子最高哲学范畴“理”,为下文理与礼的关系张本。其下第二、三、四章,主要从理的三个方面来阐述礼,即性、仁、敬,揭示理的性义,即礼之义是性;理的仁义,即礼包含于仁;理的敬义,即习礼用敬。第二章阐述朱子赋予礼以内在性和至上性,出色地解决礼与性之间的紧张。朱子提出,礼是理的“气化”,礼同一于天理,礼内在于人性,这三点共同从根本上解决了这种紧张。第一,礼是人固有的性,“仁义礼智,性也”,给予礼以充分的内在性;第二,礼与理的同一,“礼,只是理,只是看合当恁地”,给予“礼”的存在以至高的正当性。第三章讨论礼的“仁”义。仁是理在人心的表现形式,仁包有仁义礼智,因此仁义礼智也是理在人心的外化;礼仍保持着天理之节文的属性,同时还内在于仁中,这就是仁、礼、理之间的关系。仁、礼、理是贯通一气的,仁是理在人心上的投射,礼是理的外化显现,践礼是体仁、明天理的过程。这样礼与理的关系就由“仁“深化、固化了;同时礼的内在性也更加牢靠地根植于人心之中。第四章谈习礼工夫。朱子强调习礼用敬和格物穷理,认为吾人时时收拾心神,点滴做起,层层剥离,最终可以明天理。这样的方法最大的好处是给常人以信心,联系起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既尊德性又道问学,最终统一起来为学方法。朱子用一个“敬”字统一了明天理与习礼的态度,使礼与理在修养工夫论上达成一致。第五章谈礼学在朱子学说中的地位,并从朱子礼学角度看士大夫的基层敦化思想。朱子认为礼与理的关系是下学与上达的关系,如果只谈理,那么只能落于悬空飘渺、不可把握。朱子的以理训礼一方面对空谈义理做了纠偏的努力,把修养工夫放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给礼仪赋予了更根源性的含义,防止礼仪的虚文化。从另一个角度讲,朱子的礼学思想也体现了一位儒家士大夫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朱子倡导礼是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一方面纠正“理”落空的偏流,又使“礼”完善了超越根据和内在根据;另一方面结合儒家传统的修齐治平理念,推广并落实了士大夫的基层教化思想。礼学是朱子学说的“外化”的途径,是朱熹的“理”在日用生活当中得以实现伦理教化的方式,具有实用性和目的性。礼学在朱子学说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考察朱熹礼学的整体脉络,可知礼是上源于天,内在于心的;同时从礼学角度回溯儒学,可知儒学自始至终都承载着对文化、秩序、和谐的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