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氏柠檬酸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基因组学分析及其裂解活性研究

来源 :大连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sa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我国北方沿海地区的优势海水养殖鱼类,但集约化养殖模式导致大菱鲆细菌性病害频发,其中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freundii)为大连地区养殖大菱鲆的关键病原之一。长期以来,水产养殖动物细菌性病害的防治主要依赖于抗生素,但随之带来药物残留、细菌耐药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噬菌体作为一种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已显示出其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与抗生素相比,其具有专一性强、能自我复制增值、来源广泛且筛选方便等优势。本论文首次尝试应用裂解性噬菌体防治养殖大菱鲆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弗氏柠檬酸杆菌噬菌体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弗氏柠檬酸杆菌HZ-F为宿主菌,分离获得一株烈性噬菌体,命名为LV-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其属肌尾病毒科(Myoviridae),一步生长曲线结果表明LV-1的潜伏期为20min,裂解量为34;噬菌体LV-1显示较强的耐酸性,在pH3.0条件下孵育孵育120min,效价仅下降1.27log10PFU/mL。体外培养基中,噬菌体LV-1能有效裂解受试的3株弗氏柠檬酸杆菌分离株。噬菌体LV-1的贮藏稳定性受温度影响,其中在常温、4℃和-20℃条件下储存22周效价分别降低了1.78log10PFU/mL、0.39log10PFU/mL和1.63log10PFU/mL,故噬菌体在4℃条件下储存更稳定。噬菌体LV-1在饲料储藏中的效价随时间增加而降低。
  (2)弗氏柠檬酸杆菌噬菌体基因组学研究:噬菌体LV-1为双链线性DNA,基因组大小为168842pb,G+C含量为38.6%,基因数为280,有4个tRNA。其中45个为已知功能基因,属于长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的柠檬杆菌属噬菌体,且未发现整合酶、毒力因子和抗生素抗性基因,保证了其应用的安全性。
  (3)弗氏柠檬酸杆菌噬菌的裂解活性研究:噬菌体在海水中对弗氏柠檬酸杆菌的裂解活性受温度和感染复数影响,其中温度为15℃时裂菌效果最好;而海水pH值(7.0~8.5范围内变化)对噬菌体裂解活性影响不显著,在海水中pH的变化对噬菌体抑菌效果无显著影响;在海水中感染复数对噬菌体效价有显著影响,且在MOI=100时抑菌效果最好。实验应用噬菌体LV-1对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 var)和大菱鲆进行体内攻毒保护实验。对斑马鱼腹腔注射5×106CFU/尾弗氏柠檬酸杆菌,攻毒后腹腔注射噬菌体在MOI=10时治疗效果显著(P<0.05),死亡率由70%降到20%,防治效果优于链霉素治疗。对大菱鲆腹腔注射1×106CFU/尾弗氏柠檬酸杆菌,攻毒后腹腔注射噬菌体在MOI=1时治疗效果显著(P<0.05),死亡率由66.7%降到0。而MOI=10时无显著差异,推测可能与噬菌体悬液中含有内毒素残留有关。实验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对噬菌体悬液中内毒素进行脱除,结果显示脱除率为75%,但噬菌体效价也明显下降。
  综上,本研究成功分离得到一株弗氏柠檬酸杆菌烈性噬菌体LV-1,系统研究了其形态特征、一步生长曲线、裂解活性和贮存稳定性,并完成了对其基因组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实了其对弗氏柠檬酸杆菌感染的防治效果,为养殖大菱鲆细菌性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其他文献
传统光学显微镜受光学衍射极限的限制,其分辨率难以达到200nm以下。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成功打破了光学衍射极限,提高了光学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在各种超分辨荧光显微成像技术中,结构光照明荧光显微成像技术(SIM)的成像速度快,激光功率低,特别适合观察活细胞内亚细胞结构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但是,用SIM观察活细胞内亚细胞结构及其动态过程仍具有挑战性,因为这不仅需要荧光探针可以特异性地标记活细胞内的亚细
多发性硬化症(MS)的发生发展伴随着复杂的病理学现象,同时涉及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人们对此疾病的机理性研究存在众多的争议,相应的临床药物研发也是进展缓慢。此外,由于MS早期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区,使用临床常用的MRI成像技术难以实现MS的早期诊断。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基于靶向髓系细胞的方式用于诊断和治疗MS的策略,但如何特异性地靶向调控这些细胞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直观在体揭示这些细胞在MS病程中的
生物识别技术(Biometrics)是近些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与传统的身份识别技术相比,生物识别具有隐秘性高,加密性强,不易复制等优点,近些年来伴随着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的发展,能否使用脑电信号进行生物识别受到关注。目前已有的研究多基于静息态(Resting-state)和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等脑电信号,仅局
学位
脑力负荷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执行特定任务所付出的认知资源。研究表明脑力负荷过载或欠载都会导致人因失误,通过对操作者的脑力负荷进行监测,可以使任务执行效率和生产安全性都得到大幅提高。但在目前的脑力负荷识别研究中,识别正确率和时间鲁棒性都有提升空间。本研究拟通过多种生理信号,探索更多对脑力负荷变化敏感的特征,并利用混合特征实现脑力负荷分类识别,探究提高模型时间鲁棒性的方法。  本研究共招募了20名健康被试
随着测序技术的巨大进步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科学研究中由临床病人产生的测序数据呈指数增长,大量的生物信息数据对存储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大约每12到18个月就会增长10倍,这远远超过了摩尔定律的参考值。因此,如何消耗更少的存储和计算资源来高效地对海量测序数据进行分析并筛选出一些重要的特征基因或具有显著差异的基因集,已经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  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癌
学位
背景: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和健康。以铂类和紫杉醇为核心药物的术后化疗是卵巢癌治疗的主要方式,在化疗初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化疗的实施,多数患者逐渐对化疗药物形成耐药,严重制约了抗肿瘤药物效能的发挥,是卵巢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卵巢癌产生耐药的机制并在临床上尝试逆转耐药,对于改善卵巢癌治疗效果和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NEK2[
学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的DNA序列数据涌现出来,如何高效准确的分析这些数据,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是生物序列比对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DNA序列中,碱基长度和排列顺序差异造成了DNA序列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遗传信息的不同,从本质上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就需要对DNA序列进行比对。研究者们已经提出了一些有积极意义的DNA序列比对方法,但是其运算过程比较复杂,得到的结果也不是很精确。为了简化
在生理情况下,血液中的凝血、抗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等多个系统间的动态平衡是防止血管内发生血栓的关键,而凝血紊乱在本质上则是各个系统间发生多维度的功能异常和失衡,最终形成大量纤维蛋白,堵塞血管,是导致血栓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另一方面,罹患变应性炎症或严重肝脏疾病的病人同样会发生凝血紊乱,不但加重病情、影响生存质量,还会导致严重临床后果。目前,临床逐渐利用生物标志物对发生凝血紊乱的病人进行风险评估和疗效预
学位
人体平衡能力是人体保持稳定行走、站立,以及完成各种复杂动作的重要保障。在日常活动中,人们常面临着不同的平衡扰动情况,而在这些扰动下维持稳定性对人体的平衡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平衡扰动很可能会导致跌倒,对人体造成伤害。目前大脑对于平衡扰动的响应机制尚无完整的解释。  为探究大脑对平衡扰动的响应机制,本文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对两种不同形式平衡扰动下的皮层响应特征进行了研究。实验一针对平衡功能障碍患者康复场景
裙带菜(Undaria pinnatifida)作为一种可食用的大型经济褐藻,目前已被中国、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作为食品原料进行加工生产。近年,随着海洋药物和功能性食品的发展,对裙带菜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结果表明裙带菜褐藻多糖硫酸酯因具有复杂多样的结构从而呈现出生理活性的多样性。。因此,本研究以大连产裙带菜褐藻多糖硫酸酯为原料,通过生物酶法制备聚合度不同的褐藻多糖硫酸酯,经SephacrylS-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