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技术民俗的传承与变迁研究——以辽宁东部山区沙河沟村为个案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s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田野调查为基础,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本溪县沙河沟村为个案,研究特定时空坐落中的农耕技术民俗的择定机制、技艺操作及传承特征。并对20世纪初期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农耕生产民俗的变迁情况进行描述,探讨引发农耕生产民俗变迁的诸种因素,指出技术民俗在民俗系统中的角色定位及其变迁规律,揭示变化的技术与生活方式的背后民众永远不变的生活俗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与结论三大部分,其中,正文由六章内容构成。 第一章,使用地方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材料,对沙河沟村的自然地理及人文概貌进行总述,指出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山东移民与原住满族民众杂居共处以及玉米自身的抗旱抗涝、生长适应能力强的生长特性等几种因素共同作用,促成当地农耕技术民俗的择定及整个民俗系统的建构。 第二章,对沙河沟村的传统农具的分类、制作及使用知识进行描述,揭示农具在作为物质性的生产工具被使用的同时,作为一种符号的象征与意义的载体,农具在民俗生活中的文化表达。 第三章,从农耕技术民俗的实践技艺操作入手,通过对沙河沟人的耕种制度、耕种方法、“插犁杖”、铲地等具体田间劳作技艺以及“积粪”、养猪等生产技术及知识的描述,揭示作为民众生存智慧及生计经验积累的农耕技术民俗不仅具有一切民俗事象所具有的特征,还有其自身的独特特征。 第四章,将农耕技术民俗分别视为个体成员与集体成员在民俗生活中逐渐习得并实践的技艺操作及知识观念,对技术民俗的不同传承人及传承场域进行描述,揭示技术民俗的传承机制与传承特征。 第五章,对20世纪初期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农耕生产民俗的变迁状况进行描述,分别从生产组织、生产技术、生产主体以及社会关系网络的变迁情形入手,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揭示在外界社会环境的变迁影响下,农耕技术民俗及民俗生活系统的变迁机制。 第六章,从技术影响及辐射下的沙河沟人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的变迁描述入手,指出技术是影响民俗系统变迁的最直接要素。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变化的生活背后民众永远不变的生存框架,这一生存框架的存在总是可以为民众提供合宜的生计方式与生活方式,并始终体现着民众的生存逻辑与生活规则。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研究的对象是只有一台不可靠(failure-prone)机器的非完全柔性制造系统,该系统能生产多种产品,但在同一时刻只能生产一种产品,并且当机器由生产一种产品向生产另一种产品切换
本文通过对难民公约签署前和公约起草过程中难民定义发展历程的回顾,探讨了难民定义的范围问题,分析出公约中现有的抽象化定义为在难民潮相对平静时期缔约国作出的被动性反应,因
曾荣获中国摄影最高奖第八届摄影金像奖的知名摄影家李刚,最近在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中国摄影理论委员会、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在北京中国摄影展览馆共同举办的“雪原马·黄山
检查要点35 确保劳动者能舒适地看清并能触摸到所有控制器rn原因简析rn需要用手触摸的所有物件均需井然有序.在许多情况下,劳动者应自己在工作台上整理好这些物件,但他们常常
财政体制改革一直是我国改革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这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法律问题。如何正确配置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权力,实现公共财政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是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核
森林资源管护是林改最为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地区生态平衡及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西部地区森林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浅析加强林改后森林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之一,其中,农业以其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更显得至关重要。农业是一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自身经济效益低、受自
理性主义或现代化似乎已成为当代的主题。可以说,强调理性的力量,要求以理节情、以理驭情是理性主义一个极普遍的特点。然事实是,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和理性主义主导地位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