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年代以来,艺术界掀起了一股“德国热”。德国的艺术被推上世界的舞台,备受瞩目。经历了二战后的德国迎来了春天,各大流派:表现主义、后表现主义、观念艺术、新野蛮等,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现象。享誉世界的马丁·基彭伯格是继博伊斯之后的“德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1],他在短暂的44年间创作了形式多样的数以万计的艺术作品,包括油画、雕塑装置、新媒体艺术、拼贴艺术等。1997年的突然逝世必定是整个美术界的重大损失,为了纪念马丁·基彭伯格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重要博物馆、美术馆画廊都策划了关于马丁·基彭伯格的个展。马丁·基彭伯格一直是备受争议的,那些批评的声音、称赞的声音如大海里翻滚的波浪,从未曾消失。本文鉴于马丁·基彭伯格的重要历史地位,以及国人对他的艺术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本文将以他的艺术风格表现出来的特性——荒诞性作为核心论点,结合马丁·基彭伯格的生活背景等深入研究“荒诞性”产生的根源,通过分析他的艺术作品深入研究“荒诞性”的具体表现,以及深入研究马丁·基彭伯格艺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除此之外,本文探讨了“荒诞性的艺术”背后所隐藏的重要艺术价值。本文的研究工作分以下几大部分进行:首先,探索“荒诞性”主体艺术家的生存背景及个性的形成。艺术永远不可能离开创作主体——艺术家而独立存在,独立发展。因此,创作主体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马丁·基彭伯格所处的时代、生活的背景、家庭因素等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创作,“我的生活就是最好的艺术”[2],这不仅是杜尚的座右铭,也是马丁·基彭伯格的人生信条。从马丁·基彭伯格的《无题》[3]系列作品,可窥见生活在他身上投下的影子。马丁·基彭伯格的一生都在回忆,都在寻找。回忆年少时所遭受的“欺凌”;回忆母亲突然的离世,这些记忆被基彭伯格转化成图像和色彩,成为“马丁·基彭伯格的语言体系”,亦成为永恒而真实的存在。童年时期刻骨铭心的记忆是艺术家日后创作的主要源泉。然后,研究“荒诞性”是如何发展形成的,挖掘其深藏的根源。“作为一个艺术家,最艰辛的莫过于形成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有些艺术家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后来发现没有风格也是一种风格”,马丁·基彭伯格在接受丹尼尔·保曼(Daniel Baumann)[4]的采访时一再反复谈到“无风格”状态。这种自由的表达方式是形成作品的“荒诞性”的重要因素。画面上那些怪异的形体,那些天马行空的错乱的空间,那些无拘无束的笔触,那些信手捏来的媒介,以及那些反复出现的题材构成了独特的“荒诞”的艺术风格。在艺术上,马丁·基彭伯格擅于变形和创造新异的图像,并且擅长从文学作品诗歌中汲取灵感。那些以小说、诗歌、话剧为灵感而创作的雕塑装置作品总是带有浓郁的文学味道。所有这一切,形成了“荒诞”的“马丁·基彭伯格的语言体系”。最后,探索“荒诞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绘画语言、使用媒介、选用题材等多个角度剖析“荒诞性”是如何表现的。在这过程中,本文采用横向对比以及例证的研究方法,选取同时期的艺术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马丁·基彭伯格的影响力。如果说,杜尚属于冷静的思考者,那么马丁·基彭伯格就是狂热的表现者。杜尚留给后人的作品是屈指可数的,而马丁·基彭伯格是如此的高产,他在高亢的热情支配下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拍卖价格逐年攀升,这也表明了马丁·基彭伯格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通过对马丁·基彭伯格的深入研究,本文不仅展示了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深厚造诣,还侧重探讨了“荒诞性”的艺术风格特征。本文还纠正了一些评论家对马丁·基彭伯格的艺术的不恰当的解读。假如,仅仅只是以马丁·基彭伯格所展现出来的“狂妄不羁”的性格为基础,去评判他的艺术,这是有偏颇的。不可否认,他被贴上了“酒瘾”、“毒瘾”、“怪癖”等标签,可是,大众不能以常人的评判标准去定义艺术家的行为。艺术家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的行为不该被社会上惯用的标准去贴上标签。不可避免地,马丁·基彭伯格那些充满“荒诞”色彩的作品常常在视觉上“蒙骗”了大众。本文或许可以让大众清晰地再次了解艺术家不平凡的一生。1997年,这位90年代出尽风头的艺术家与世长辞,年仅44岁。尽管说,马丁·基彭伯格的艺术定格了,然而,对艺术家的艺术的探索永远没有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