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50年代以来,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便广受各种批评方法的解读。其中支离破碎的语言、令人费解的剧情均是贝氏戏剧与众不同的特点。在贝克特的多部剧作中,时间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它是令人充满期望却又无法企及的存在;它让生活变得单调而不可忍受;它无限延伸、永无止境,是芸芸众生唯一无力改变和掌控的客观事实。贝克特在他的剧作中刻意放大了时间无情的一面,让众人物形象成为时间的奴隶和信徒。在贝氏戏剧中,走投无路的主人公们穷尽所能打发无比漫长的时间;在漫无目的的等待中,时间带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所剩的仅是痛苦、失望与迷茫。
贝克特在其戏剧中所表现的时间观明显与基督教尤其是末世论中宣扬的时间观相悖。在贝氏戏剧中,不会有类似于末日审判的时刻到来,人们所有的等待都只是空度日,所谓的新纪元新生活只能是幻象。而基督教中耶稣般的救世主更是永远也不会出现的人物,这在其著名剧作《等待戈多》中可见一斑:戈多自始至终从未出现,但是等待戈多并以此打发时间却成了该剧中主人公生活意义的所在。
贝克特时间观念形成的背后或许有很深的渊源,他与奥古斯丁、叔本华、萨特等人的时间观有一定的继承性和相似性。而且身处后现代的文化背景之下,解构意义、磨灭确定性、拖宕时间和叙述也成了他在戏剧表现上惯用的手法。在本论文中,作者对贝克特时间观形成的原因做了一定的梳理,期望对理解其戏剧中时间主题有所裨益。
本论文主要分析贝克特四部知名戏剧《等待戈多》、《克拉普的最后一盘磁带》、《快乐的日子》、《终局》中时间的含义,并结合马丁·艾思林的相关论点作为理论支撑。
论文的主要框架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相关文献综述、主要论点及论文结构。第二章:分析探讨家庭、战争等因素对贝克特思想的影响以及其在作品中对该思想的表现。第三章:梳理西方时间观的流变,分析比照对贝克特时间观有重要影响的不同时间理论。第四章:分析贝克特四部代表戏剧中时间与主题的关系,以及时间自身的含义。本章拟通过对时间与等待、时间与生死、时间与救赎的分析,对贝克特戏剧做一次新的解读。第五章结论:点明贝氏戏剧中仅存的积极意义——面对了无生趣的生活和令人窒息的时间,主人公们所展现的从容和淡定,便是勇敢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