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国家形象品牌战略是一种有意识的资本再生产战略,是一个国家的自我再现战略,旨在通过国家形象品牌建构以积极的方式再现或重塑一国的形象。国家品牌形象的建构,通常有针对国内和国外的两个目标。对国内而言,国家品牌形象建构是为了本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凝聚力。对国外而言,国家品牌形象建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经济利益的争夺。本文从国家形象建构理论出发,以威廉和哈里王子的婚礼为研究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形象品牌战略是一种有意识的资本再生产战略,是一个国家的自我再现战略,旨在通过国家形象品牌建构以积极的方式再现或重塑一国的形象。国家品牌形象的建构,通常有针对国内和国外的两个目标。对国内而言,国家品牌形象建构是为了本民族身份认同,民族凝聚力。对国外而言,国家品牌形象建构主要是为了获取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地位,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经济利益的争夺。本文从国家形象建构理论出发,以威廉和哈里王子的婚礼为研究对象,剖析了婚礼的九个突出细节,旨在阐明有着全球关注度的王室婚礼建构有利的英国国家形象,即开放性,创意性和皇室文化性,从而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为本国谋得经济利益。除绪论和结论外,本文正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分析了威廉和哈里婚礼的‘三个改变’,即王妃的身份由只能是欧洲王室女子,或者英国本土贵族女子向平民王妃身份的转变;王室婚礼见证者由只能是王室宗亲,政府官员和宗教领袖向包括社会各界人士宾客邀请的转变;王室婚礼纪念品由只能是品味高雅的皇家纪念币,精美瓷器向一些大众品味、甚至品味奇特的纪念品的转变。通过这三个元素英国政府企图对外建构起英国开放性的国家形象,创造一种开放包容的环境,从而吸引外国资本和人才。第二章分析了婚礼上‘三个时尚元素’,即新娘的白色婚纱,男宾客们塞维尔街的定制西装和女宾客们的头饰装扮。通过这三个元素,英国政府企图对外构建英国创意性的国家形象,从而扩大英国时装业在全球的影响力,同时促进其出口。第三章分析了‘三个皇家文化元素’,即作为王室赖以存在的基础的英国立宪君主制的发展,作为威廉王子婚礼举办地的威斯敏斯特皇家教堂和皇家宫殿温莎城堡,英国政府企图对外构建英国独特皇室文化性的国家形象,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去英国旅游,促进旅游业发展。
其他文献
教师把图式理论引入到对高中英语阅读进行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在头脑中就把储备的知识呈现出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本文从增强背景介绍、拓展认知结构、解读课本内容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教师如何采取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对图式理论进行应用。
布尔斯廷在《文明的历史》中描绘了一系列深刻改变人类命运的技术,在波澜壮阔的人类史中,技术从未缺席。技术为人类带来希望,人类借由想象力、创造力在技术中完成对身体能力的延伸与扩展。理解文明,不能越过技术、身体。当前技术时代呼唤身体研究的进一步回归。进入现代社会,身体研究开始加入对技术维度的考察,只是在早期现代社会,技术主要出现在生产领域,常被视为工具客体,并未得到充分关注。进入到当前已被技术深刻重塑,
英语泛读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目前的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泛读课程教学只注重形式教育,忽视了意义上的交流,英语泛读教学只停留在字、词、句的层面,而忽视了语篇、语境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仍占主导地位,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学生的阅读速度提不上,学生对于英语词汇以及口语的应用水平低,学生参与到英语泛读教学课程中的积极性差等,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
"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首次提出的重要外交理念。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提升全民的海洋意识,深刻认识"人"与"海洋"密不可分的联系,增强对海洋的保护意识。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统编版"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为例,探索"海洋命运共同体"在历史教育中的渗透策略。
汉语的词类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中的难题。现代汉语作为一门典型的分析语,由于缺乏形态上的变化,其词类判别相当棘手,这在汉外词典的词类标注中体现尤甚。目前学界对于汉英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已屡见不鲜,但对于汉语-西班牙语词典的词类标注研究还几乎为零。随着中国与西班牙及拉美国家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们有必要对汉西学习型词典做更多更深入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为指导,对目前国内市面
西尔维娅·普拉斯是美国自白派诗歌代表诗人之一。《艾丽尔》是普拉斯创作巅峰时期完成的诗集。不同于她早期的诗歌作品,这本诗集收录了她后期大部分成熟的自白诗。本文以诗集《艾丽尔》为研究对象,结合普拉斯的传记资料,从存在主义女性主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试图探究普拉斯作为一名女诗人的生存境遇。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为普拉斯及《艾丽尔》的简介、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方法。正文第一章
汉语“有一种X叫Y”构式,在常规语义上,它用于指称事物的客观存在。然而,随着人们对外界事物和心理实体的概括化能力显著提高和新构式义的产生,它被不断地运用到新闻标题中,对人们掌握新闻主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前人研究大多从修辞、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了剖析,但都未曾从它的聚范畴变化过程、具体语义类别以及语哲渊源方面探索。本文拟从体认语言学角度出发,基于“现实—认知—语言”的核心原则,对“有一种X叫Y”新产
西奥多·德莱塞(1871-1945)是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坛一位相当有特点的作家。在那个新思潮层出不穷的时代中,他见证了美国从生产型社会到消费型社会的剧烈社会变化。德莱塞以其对社会机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敏锐洞察,巧妙地将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极具社会影响力的数本长篇小说。二十世纪初,德莱塞相继出版了成名作《嘉莉妹妹》(Sister Carrie,1900)及其
例证作为词典微观结构中的重要组构成分,被誉为“词典的血肉”,能反映词典的信息承载能力,而汉英词典是中国英语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因此探究汉英词典的例证是否高效极具理论和现实意义。反义复合词指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单音节语素所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如“左右”、“出入”等,属于复合词中相对封闭且特殊的类型,在现代汉语词汇体系中自成一体,极具研究价值。关于反义复合词的相关研究集中于语言学本体研究、对外汉语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美国南方作家之一,她密切关注南方社会现实,认为作家应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担起再现社会现实、利用现实唤醒读者情感并寻找困境出路的责任,《伤心咖啡馆之歌》是她的重要作品之一。借助乔治·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本文研究了《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南方困境书写,认为小说再现的美国南方社会“人命低贱”和“精神隔绝”问题表明物化现象对南方社会的影响,小说人物通过“爱”和“成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