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乡村居民行为日趋多元化,对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复杂。乡村居民流动既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也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基础。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和受益者,研究其行为流动的空间特征,通过其行为识别其空间需求,进而以此为依据对“三生”空间进行优化和管理,促进乡村居民在城乡间无障碍的双向流动,对推动城乡融合进而实现国土空间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以兰州市为例,对其行政区域内的13个街道和35个乡镇进行了实地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572份,利用ArcGIS和UCINET等软件,应用空间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种行为(“三生”行为),从乡村居民流动的个体需求出发,分析乡村居民“三生”行为流动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流动网络结构,揭示不同类型乡村居民行为流动的差异性,识别影响乡村居民“三生”行为流动的因素,并针对目前乡村居民流动障碍和流动方向单一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为制定基于乡村居民需求的“三生”空间优化策略提供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生产、生活和生态行为流动性三个方面出发,以行为流动距离、流动频率和流动方式为测度层,筛选出36个评价指标,构建了乡村居民行为流动性评价指标体系。兰州市乡村居民“三生”行为综合流动水平介于1.0~1.5之间,生产行为、生活行为和生态行为流动水平分别为0.06~0.12,0.78~1.14,0.18~0.20。兰州市乡村居民“三生”行为的综合流动性差异不大,但是不同县区、不同类型乡村居民“三生”行为流动存在一定的差异。(2)兰州市乡村居民“三生”行为流动的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度分别为0.42和36.08%,表明兰州市乡村居民综合行为流动性的网络紧密程度较低,并且“三生”行为流动的网络中心集聚趋势不明显。将乡村居民“三生”行为流动的聚集点分为乡镇层级,县区层级和中心城区层级三个层级。其中,纯农乡村居民的生产行为主要聚集在乡镇层级和县区层级,生活行为主要集中在县区层级和中心城区层级,生态行为聚集在中心城区层级和县区层级;兼农乡村居民的生产行为主要聚集在县区层级和中心城区层级,生活行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层级,生态行为主要集中在县区层级和中心城区层级;非农乡村居民的生产行为流动和生活行为流动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层级,而生态行为流动主要聚集在中心城区层级和县区层级。(3)通过对兰州市乡村居民“三生”行为流动的空间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进行评估,对目前乡村居民行为流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识别了交通、经济、政策、年龄、职业和偏好等主客观影响因素。针对中心辐射圈层,城市近郊圈层和城市远郊圈层分别提出了带动区域协同发展,实现公共基础设施与其他地区的互通互联,促进中心城区和近郊区之间劳动力、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流动,推动部分资源在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之间的流动,优化和完善跨区域交通网络等优化策略。针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分别提出了合理调整各项产业的布局结构,打造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吸引力的中心街区,促进“三生”行为流动的均衡性;促进网络结构丰富化,局部地区重点改善等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