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的行为表现是体现其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对行为研究较多的且极具代表性的是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当学生步入青春期,容易表现出各种问题行为,如果教师和家长不能及时发现并辅助矫正,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学生社会化水平的发展,其心理和生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深入研究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对引导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提高心理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77名青少年为被试,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青少年同伴依恋风格问卷》为研究工具,采用SPSS20.0和AMOS7.0统计软件,分析了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风格、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特点与概况,探讨了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依恋对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青少年早期的问题行为和亲社会行为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和年级差异,女生比男生的情绪问题更多,行为问题、同伴问题更少,且女生的亲社会水平发展较高。各年级之间多动/注意缺陷和亲社会行为这两个维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七年级的多动/注意缺陷表现最明显,亲社会行为最少。六年级多动/注意缺陷表现最少,亲社会行为最多。2、青少年早期的父母采用更多的教养方式是拒绝、情感温暖和焦虑性养育。且母亲在四个维度上均分均高于父亲。教养方式存在一定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父亲对男生的拒绝、过度保护多于女生,父母对女生的情感温暖多于男生。随着年级的增长,父亲过度保护先增后减,父母亲情感温暖则都为先减后增。3、青少年早期的依恋风格大多数为安全型,不同性别和年级报告的依恋风格具有相似性,男女生各依恋类型比例从大到小分布,都依次为安全、冷漠、专注、害怕。六、七、八年级按频次比例大小依次为安全、冷漠、专注、害怕。八年级中专注和冷漠比例相等且占少数。其中男生比女生体会到更多的安全依恋,低年级报告的安全依恋比高年级多。4、对青少年早期的父母教养方式、同伴依恋风格、行为两两分析表明,父母情感温暖有利于孩子减少注意缺陷和同伴问题,不安全依恋的孩子出现较多的同伴问题,情感温暖通过依恋风格间接负向预测问题行为,依恋风格起部分中介作用。情感温暖能可以正向预测亲社会行为,也可以通过依恋风格这一中介变量影响亲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