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多糖多维指纹图谱的建立及质量评价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针菇不仅味美适口,而且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功能活性成分。多糖作为金针菇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等活性。目前关于金针菇多糖质量评价,鉴别和控制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品种的金针菇多糖进行提取纯化、结构解析、活性论证,从而建立金针菇多糖的多维指纹图谱,揭示其谱效关系。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得出最优复合酶配比为纤维素酶15.5%,果胶酶52.3%,木瓜蛋白酶32.2%;利用响应曲面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酶法提取金针菇多糖影响其得率的三个因素即液料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进行优化,得出金针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1mL/g,酶解时间111min,酶解温度57℃。在此条件下,金针菇多糖的提取率最高为10.09±0.241%。
  2.测定20种不同品种金针菇多糖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采用多重光谱和色谱技术,建立了金针菇多糖的多维指纹图谱。结果显示,不同品种的金针菇的多糖组分存在差异。通过高效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金针菇多糖的分子量分布,发现其主要集中在10-50kDa和100-500kDa之间。扫描电镜检测结果发现真实来源的金针菇多糖表观形态结构高度相似,成片状结构,表面光滑。XRD指纹图谱的建立确定了金针菇多糖的非晶体结构,紫外光谱指纹图谱的建立考察了金针菇多糖的纯度。红外指纹图谱确定了12个特征共同峰,结合主成分分析能够准确区分真实来源的金针菇多糖。HPLC指纹图谱确定8个特征共同峰,分别为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可以进一步通过主成分分析鉴别白色和黄色金针菇多糖。金针菇多糖多维指纹图谱的建立可以准确鉴定未知来源金针菇多糖的质量,判别掺假金针菇多糖,可作为金针菇多糖真伪鉴别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3.利用MTT法测定金针菇多糖对肿瘤细胞被抑制的增殖率和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增殖率,通过多元线性分析,建立金针菇多糖HPLC指纹图谱8个特征共同峰相对峰面积和体外活性的相关性。20种不同品种金针菇多糖体外活性差异显著,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木糖(-)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有显著影响(P<0.05),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木糖(-)对SGC7901细胞抑制作用有显著影响(P<0.05),甘露糖和木糖的含量是控制金针菇多糖体外抗肿瘤活性的重要单糖组成成分,岩藻糖的含量对RAW264.7细胞的增殖作用有显著负相关作用(P<0.05)。
其他文献
真菌毒素是指由产毒真菌在生命活动中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一系列次级代谢产物。因其毒性作用较大,被人类和动物食用后易导致疾病的产生,而当多种真菌毒素同时存在时造成的危害更大。因此,各国及组织都相继制定了关于真菌毒素在谷物中的限量要求,因而针对不同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应运而生。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仪器检测方法中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和免疫学检测方法中的胶体金试纸条(ICA)。然而对于多组分同步检测,LC-MS/MS方法前处理复杂;ICA方法则主要针对单一毒素的定性检测,难以满足对多种真菌毒素的定量
稻谷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储备粮的主要粮种。我国稻谷主要储藏在国家粮库中,在其储藏期间,霉变是造成储粮损失的一个重要因素。稻谷储藏过程中,当储藏条件适合真菌生长时,这些真菌就会分解和利用稻谷中的营养组分、破坏其质构,使其品质发生劣变,若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就会导致粮堆稻谷发热霉变。目前,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围绕如何进行稻谷安全储藏。国内外关于储粮真菌研究的报道较多,但关于稻谷实仓大粮堆储藏和储粮真菌生长预测的研究鲜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对实仓大粮堆储藏稻谷优势真菌的多样性、分布、演替规律及其储粮真
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储粮害虫。磷化氢(PH3)因其具有杀虫效果好、渗透力强、残留毒性低等特点,已经成为储藏物害虫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熏蒸剂。但是由于长期单一使用PH3,导致赤拟谷盗PH3抗性日益严重,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昆虫表皮是防止外源物进入虫体的第一道屏障,其在昆虫抗药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探明表皮在害虫PH3抗性产生中的作用,本论文以赤拟谷盗为研究对象,以前期转录组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RT-qPCR、RNAi等技术方法,解析
中国是稻谷生产和消费大国,稻谷产后安全储藏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玉米象是重要的世界性储粮害虫,每年造成的储粮损失巨大。为保障稻谷产后储藏安全,特别是降低储藏过程中化学杀虫药剂的过度使用带来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基于红外辐射的杀虫技术逐步得到应用。本文以我国典型的初期性储粮害虫—玉米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红外辐射处理对玉米象致死动力学的特征规律,探讨了红外辐射对玉米象致死作用的生化机理和分子机制,为后续红外杀虫工艺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撑。研究结果如下:
  1、以玉米象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处理强
目前,植源性农产品产地造假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迫切的需要研究出适当的分析手段对植源性农产品进行产地溯源研究。此外,重金属污染对植源性农产品造成的危害将进一步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研究生态系统中元素的富集迁移规律对防止重金属进入植源性农产品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稻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江苏省稻谷元素的含量和元素在土壤-灌溉水-稻谷系统中的富集迁移规律以及通过盆栽实验研究Fe3O4@NH2在土壤中固定两个水稻品种中的铅的方法。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
  1、通过分析江苏省9个地区103份稻谷样
肌原纤维蛋白(MP)的热诱导胶凝特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肉制品的色泽、嫩度、弹性和保水性等品质。水浴加热是制备凝胶最常使用的方法,但它具有加热缓慢、耗水、耗时和耗费能源等缺点。而微波加热迅速、高效且节能,可作为制备凝胶的良好加热方式。目前有少量微波加热条件下关于凝胶特性的研究,但是尚未见对于凝胶形成过程的报道。因此,本论文研究了微波加热诱导制备的AA型肉仔鸡胸肉MP凝胶特性与结构的变化,揭示MP从“溶胶”转变为“凝胶”的过程,探讨了凝胶特性的调控机制,并优化了微波加热的工艺参数,为微波加热方式在鸡肉糜类肉制品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日常生活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品质会发生劣变,对企业和农民都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稻谷的储藏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对硅藻土进行功能化改性制备衍生材料,探讨了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对产黄青霉、白曲霉、雪腐镰刀菌和黄曲霉的抑菌能力与在稻谷储藏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主要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如下:
  1、通过逐层修正方法合成Ag/PDDA-Diatomite纳米复合材料,并作为抑菌剂用于抑制产黄青霉、白曲霉、雪腐镰刀菌和黄曲霉的生长。通过
芝麻素作为芝麻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但目前未见芝麻素对肠道益生菌增殖和黏附作用的研究报道。本论文通过体外微生物和细胞实验、以及动物体内实验研究芝麻素对肠道菌群结构、肠道益生菌增殖和黏附的影响,发掘芝麻素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肠道健康的生物活性。本文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体外粪便厌氧发酵体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三种剂量芝麻素对正常膳食和高脂膳食大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芝麻素能增加正常膳食和高脂膳食大鼠粪便中益生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降低高脂膳食大鼠粪便中肠球菌数量。高通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花色苷之一,进入体内会在肠道菌群的作用下去糖基化生成苷元矢车菊素(Cy)。C3G和Cy在生理条件下均不稳定,氧化产生原儿茶酸(PCA)和间苯三酚醛等降解产物。花青素体内的抗炎机理尚不明确,因此本论文比较研究了C3G和Cy抗鼠肠炎作用,比较研究了C3G、Cy和它们对应的氧化产物(OP-C3G、OP-Cy)及其中相应浓度的PCA对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它们对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具体工作及结果如下:
  1、通过三硝基苯磺酸(T
稻谷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在国际市场贸易中,市场优势越来越突出,储藏环境温湿度是稻谷品质劣变及储藏微生物活动发生霉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粳稻理想储藏时间为两年,储藏品质下降快,新陈价差较大,造成粳稻轮换减亏控亏任务重等行业共性问题还未较好解决,为更好地满足粳稻口粮消费高端需求,保证粳稻优良品质及安全储藏技术至关重要。“中央储备粮南京直属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新杭社区,具有华东地区的春季冷暖多变,夏季炎热多雨等典型气候特点,储粮挑战大。因此本研究主要在华东地区粳稻保质减损储藏的示范库点“中央储备粮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