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权战士与推石者 ——《第二性》和《金色笔记》中波伏娃和莱辛的女性主义思想比较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yitian1046906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性》和《金色笔记》的问世分别奠定了波伏娃和莱辛在女性书写史上的重要地位。鉴于这两部著作鲜明的女性主题及其书写者的女性身份,长久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女性主义角度分别评析这两部作品的声音不绝于耳,更有论者将它们并称为“妇女运动的圣经”。尽管评论界都注意到波伏娃和莱辛对女性问题的共同关注以及她们各自对女性主义运动的重要影响,但却忽视了波伏娃和莱辛在各自作品中所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差别,而这一点恰恰是导致她们对女性主义运动持不同态度的原因所在。鉴于此,本文基于波伏娃和莱辛对女性生存、女性出路,以及女性书写三个方面的共同关注,探究她们女性主义思想的不同,意在从比较视域为波伏娃和莱辛思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近年来,女性主义呈现出从两性斗争到两性合作,以寻求人性的全面丰富和完善,以及人类价值的全面实现为终极目标的发展态势。本文认为,波伏娃和莱辛女性主义思想的不同,恰恰反映出不同时期女性主义思想的特点,从而可以说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发展变化的缩影。而莱辛立足于整个人类的解放发展,对女性生存提出的独到见解,也给予了我们女性主义发展前景的巨大启示。
其他文献
我国的自然教育虽然在国家研学旅行政策的背景下开始蓬勃发展,但仍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与学校课程相关的研学课程尚未成体系。昆虫一方面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保护诉求,另一方面也是最适合用来作为中小学生命科学教学的材料,由此可见,昆虫博物类自然教育是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一个契机。因此,本研究以昆虫博物类自然教育为研究对象,一方面通过对儿童认知、情感和保护意向的测验和评估揭示自然教育给儿童带
如今,能源短缺越来越严重,备受关注。能源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已经尽了一切努力来充分的利用能源。即便如此,解决能源问题仍需各方的共同努力,传播这一领域的知识亦十分重要。《能源:管理、供应和保护》一书是能源领域的著作,该书由克莱夫·贝格斯(Clive Beggs)写就,共15章。该书聚焦于能源的管理、供应和保护,涵盖了许多国家在电力、石油、天然气和新兴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利用经验和发展现状。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能
人物传记是对典型人物的生平进行系统描述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传记文学对历史和时代变迁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阅读人物传记,读者不仅可以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还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由汤姆·鲁比森所著的《少年掮客》一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讲述了股票交易商杰西·利弗莫尔波澜起伏的投资生涯。为了再现主人公的传奇故事,向国内投资者提供借鉴和启示,译者着手翻译该书部分内容。本翻译实践报告选取《少年掮客》第十三和
全球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作为促进人们自主学习、问题解决、知识创新的基本素养,在世界各国已取得共识,并开展广泛探索和深入研究。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文件以及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都明确表示要充分认识提升信息素养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目标、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制定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综上,本文在对
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公众对于科学文化的渴求与日俱增。作为传播科学文化的重要载体,科普文本的翻译对于公众解读科学见解具有深刻意义。《制冷妙招》一书由忧思科学家联盟编纂,旨在提出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的个人方案。本研究报告基于序言和第一部分的翻译实践,主要阐述了全球变暖的证据、造成该现象的因素以及个人行动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该书是典型的科普类文本,其中限制性定语从句数量繁多,给此次的翻译实践造成了一定的难
近些年,我国光伏行业受欧美“双反”政策影响使其陷入困境,现阶段需求促使其自主增加附加产业,将光伏发电与其他产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是解决光伏行业陷入困境的有效方法。鉴于西北地区光伏板架设占据大面积的土地资源,适宜与种植业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且雨水是唯一可直接利用的水资源,本研究以红寺堡光伏电站为例,将光伏板矩阵作为集雨面设计了集雨利用系统,并结合自动灌溉控制系统对光伏板下种植的枸杞进行精准灌溉,实现水土
“字本位”教学法是近年提出的教学方法,在“字本位”理念指导下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它以单个汉字的能产性和所构成词语的常用性作为衡量标准,旨在帮助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记忆、理解大量的汉语词汇。本文梳理了“字本位”教学法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对“字本位”教学理念的理解,并以HSK三级词汇大纲作为教学案例呈现了“字本位”教学法的具体实践,最后对“字本位”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存在的问题做了整理并提出相应的意见。
后殖民作家V.S.奈保尔祖籍印度,生于特立尼达,长住英国。因其特殊的生活经历,使其身份问题成为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大部分对于其代表作《抵达之谜》的研究集中于此主题的探讨,认为奈保尔的抵达之谜即其作为后殖民作家的“身份”之谜。尽管有部分研究分析了此作品的艺术特色,其目的也是给奈保尔复杂的身份定位。而对于奈保尔作品中的时空结构,鲜有系统的研究。本文运用巴赫金时空体理论对《抵达之谜》中的时空结构进行探索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翻译材料选自《技术促进发展-从创新到社会影响》(Technologies for Development--From Innovation to Social Impact)的一至四章。该部分结合案例介绍了当今世界环境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以及技术创新和其带来的社会影响的关键作用,并阐释了技术创新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利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详述了多种领域内的技术发展,利于
本报告翻译材料节选自《间谍首领·卷一:英美情报领袖》(Spy Chiefs-Volume1:Intelligence Lea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nited Kingdom)第一、二章。书中主要记录了二十世纪的英美国家情报部门著名首领任职期间的情报历史,本报告所选章节主要介绍了战略情报局(后来的中央情报局)及其领导者威廉·多诺万,秘密情报组织“池塘”及其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