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适用解释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m99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刑法适用解释为视角、结合我国的司法现状并借鉴必要的哲学解释学理论,研究了适用解释的若干问题,希望促进刑法功能的最佳发挥。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以问题的形式点出了刑法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看待刑法适用解释的态度,为正文部分的论述稍作铺垫。 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是“法律解释学和刑法适用解释”。在说明解释学的缘起后,提出了两个针对法律解释学的命题:一是法律解释学重在价值判断;二是法律解释的创造性具有重大意义。而后探讨了法律解释学对刑法适用解释的启示:刑法适用解释要直面价值冲突;刑法的适用同样需要创造性的解释以使法律和事实结合起来。 第二章是“罪刑法定原则与刑法适用解释”。在论述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分析了罪刑法定的形式侧面与实质侧面对刑法适用解释的启示;刑法适用解释要将合理的实质解释与形式理性结合起来,实现优势互补与弊害互克;但是不能以损害国民的预测可能性和越过扩大解释的合理界限为代价来解决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的冲突以免伤害罪刑法定的根基。 第三章是“刑法适用解释的限度”。阐述了刑法适用解释的极限化——合理的扩大解释与罪刑法定现代精神的相容性,论述了合理的扩大解释的限度,指出了合理的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保有刑法规范或概念的核心属性。本章最后简要分析了肖永灵投寄虚假炭疽杆菌邮件案,指出法院的判决具有明显的类推性质。 第四章是“我国的刑法适用解释体制”。首先介绍了我国刑法适用解释体制的现状并对之予以评价,择要指出司法解释不断膨胀的弊端;从法律解释学、罪刑法定的现实功用和现行司法解释模式的弊端三个视角,倡导提升法官适用解释的地位,以促使司法解释消弭于刑法典之内;最后阐述了法官适用解释的制约机制:自律机制和他律机制。 结语部分阐明以法官适用解释为中心的刑法适用解释体制之设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指出这种反差恰恰应该是我们坚持理想的充分理由和责任所在。
其他文献
教会女子高等教育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开创了中国妇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先河,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为中国早期知识女性的成长提
“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谋划出一幅新时代国际合作的全新蓝图,司法行政领域亦率先建立起诸如“上合组织成员国司法部长会议”等合作实体。但遗憾的是,在此倡议提出七年后,仍
目的探讨超早期双管穿刺术治疗大容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0月入院的出血量> 70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1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
Internet技术的出现,使电子化交易成为可能,不仅大大扩展了交易的范围,而且可以有效地缩短交易时间、降低交易成本,行业间的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行业信息,借助电子商务技术来实现采购
中古文论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标志着中国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发展与成熟,被称为“自觉的文学理论批评”。中古文论的自觉有多方面原因,但儒道思想的融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