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1991、2001和2004年3期TM遥感影像,在RS与GIS的支持下,首先分析了漫湾水电站库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总体结构变化、空间转移情况、单一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区域综合土地利用的空间动态特征。然后对水电站库区土地利用变化和社会经济数据进行空间尺度匹配,再利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各类型的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1年~2004年的13年间,漫湾库区耕地、灌草丛和林地均占有明显的优势,三者始终占流域总面积的88%以上;除耕地和建筑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外,林地和未利用地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减少后增加;灌草丛则是先增加后减少;水体面积自大坝建成蓄水后变化不大。在2个时段内主要的转移方向是林地-耕地和灌草丛、灌草丛-耕地和林地以及耕地-林地和灌草丛。单一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动态度指数Rss1991年-2001年间水域的动态度最大,其次是耕地和建设用地;而2001年-2004年间未利用地和建筑用地的空间动态度最大,其次是耕地、灌草丛和林地,最小的是水体。而区域所有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综合空间动态度Rts及其变化的整体趋势和状态指数Pt值表明2001年-2004年间总的空间转移量比前一时段有所增加;1991年-2001年Pt值是介于0.25-0.5之间,即土地利用处于准平衡状态,说明期间区域整体变化趋势和状态相对平稳;2001年-2004年的Pt值介于0-0.25之间,即土地利用处于平衡状态。虽然Rts值在2001年-2004年间要比前一段时间的大,但是这种空间转移使得区域土地利用处于平衡状态。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发现:1991年-2001年间,土地利用转移频繁与多个社会经济因子有紧密联系。2001年-2004年期间,土地利用转移类型中只有为数不多的几类与农业人口(A-POP)、粮食总产量(GYC)和畜牧业产值(LSP)相关性显著;除此之外,其他土地利用变量与社会经济因子的相关性不明显。而环境因素、期间相关政策的执行以及重大建筑工程的实施都可能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这些都表明:在漫湾库区社会经济因素并不是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唯一驱动因子。环境因素、国家和区域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及重大建筑工程的实施都是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