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祭祖在《辞海》里解释为“为避灾得福而对亡祖灵魂之敬拜与祭奠仪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祭祖活动对每一位中国人都有着不一般的意义。基于中国人的特点,李家欣(2001)提出:在古代人们的祭祀活动都源于崇拜心理。本研究在此种观点基础上,探讨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祭祖活动是否能够启动祖先崇拜情绪,并且进一步探究祖先崇拜与社会支持、自我构念三者的关系,分析祖先崇拜中人们对灵性支持、社会支持的内隐态度。研究一为祖先崇拜量表的修订。对Satoru Kaneko(1990)编制的对日本民间宗教信仰进行研究的民间信仰量表中的四道祖先崇拜的题目进行翻译和修订,在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围绕祖先祭祀活动,有针对性的增加了六项,形成了信度和效度较好的《大学生祖先崇拜量表》。研究二采用《自我构念量表》、《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以及修订的《大学生祖先崇拜量表》对22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探究自我构念、社会支持、祖先崇拜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三采用前后测实验设计,选取曲阜师范大学某公共课上的200多名被试,通过祭祖图片来启动被试的祖先崇拜、互倚型自我构念和较高的社会支持感。研究四,随机选取曲阜师范大学被试33人,通过GNAT实验探究在祖先崇拜中社会支持和灵性支持对人们不同的影响以及人们对灵性支持和社会支持的不同内隐态度。本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学生祖先崇拜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分为两个维度,即祖先崇敬和祖先膜拜;(2)大学生中存在祖先崇拜现象,主要是理性的崇敬之情,而神话的膜拜之情占次要成分;(3)祖先崇拜与社会支持和互倚型自我构念显著相关,祖先崇敬能够预测互倚型自我构念,社会支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互倚型自我构念,社会支持在祖先崇敬和互倚型自我构念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在祭祖图片的启动下,被试的祖先崇拜、社会支持以及互倚型自我构念的得分较没有图片启动下三者的得分显著提高;(5)大学生在祖先崇拜中,将祖先自动化认知为灵性支持的来源,而将与祖先相对应的亲密他人自动化认知为社会支持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