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马古道,即是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互通有无的商路。因双方互市的主要商品为茶叶和马匹,故被称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既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也是汉藏之间友好关系的见证。从唐代到清代的一千多年里,逐渐形成了几条由中原地区通向西部地区的茶马古道,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陕甘道、川藏道、滇藏道等。这些茶马贸易路线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边疆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和联系。在双方互通有无,促进边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原王朝加强对边疆的控制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中原王朝的认同都起到积极的作用。明清时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拐点。由于中原王朝统治政策的调整及中原地区人口的迁移,茶马贸易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迅猛的发展。茶马古道的商业属性也不断增强,不仅成为联系汉藏交流直接的纽带,还是构成全国商贸路线的重要环节。在茶马贸易和“重商”主义因素的诱导下,这条贸易路线上的许多城镇有了一套与传统农耕城镇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这同样也是明清以来人口膨胀和全国性移民的结果。在中国传统的古代社会,一直以来重农抑商的思想及政策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国古代城镇的发展也一直以政治、军事等要素作为其核心构成,商业和手工业不过是农业的衍生物而已,商品经济支撑下的商业或手工业城镇在明清之前并不多见。西北地区的城镇因茶马古道上繁荣的贸易与苏松江浙一带兴起的工商业城镇一样,都体现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在全国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条商路上的各种特色城镇,不论是传统农业城镇、军事要塞亦或是交通枢纽、行政治所都在这个时期,随着繁荣的茶马贸易而在城市功能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可以说陕甘线茶马古道既是贸易路线促进城市发展的典型案例,也是重新解构明清西北地区经济史的重要线索。成熟的商业贸易对西北地区城镇的影响是多维度的,这主要表现在加强了内地与西北地区的联系、促进西北城镇“重商”观念的出现、贸易城镇逐渐成为满足新移民的消费中转、满足了关中金融市场的需求以及促使少数民族商业发展的成熟等。此外,西北商业城镇的勃兴加强了内地与西北地区的经贸联系,也促进了西北商业市场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