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效果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临床活检证实Ib期以上宫颈癌病例进行3.0T常规MR扫描和DWI检查(b=1000s/mm2),同时选择10例无明显宫颈病变的育龄期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其中37例病例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化疗后1周、4周和2个月行常规MRI检查及DWI检查。分别测量和对比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的ADC值;对比宫颈癌治疗前后各时间点ADC值和ADC值变化率。结果:63例宫颈癌患者临床分期Ib期28例,IIa期12例,IIb期19例,IIIa期2例,IIIb期和IVa期各1例。宫颈癌平均ADC值为(0.874±0.117)×10-3mm2/s,低于正常宫颈组织ADC值(p<0.001);IIa期肿瘤的平均ADC值(0.787±0.065)×10-3mm2/s,低于Ib、IIb及III-IV期( (p<0.05)。治疗后宫颈肿瘤的ADC值(0.979±0.179)×10-3mm2/s,较治疗前ADC值(0.835±0.087)×10-3mm2/s升高(p<0.01)。治疗前CR组ADC值低于PR组和SD组。CR组ADC值呈持续增高趋势,治疗后2月逐渐接近正常宫颈ADC值;PR组ADC值治疗1周后变化不明显,1周至4周之间明显升高;SD组各时间点ADC值升高趋势不明显。治疗1周后CR组ADC值变化率高于PR组、S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与SD组间ADC值变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CR组、PR组ADC值变化率均高于S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个月后各组间ADC值变化率两两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R组变化最明显,PR组其次,SD组ADC值变化率最小。结论: DWI能够区分正常宫颈和宫颈癌,作为常规MRI检查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宫颈癌的诊断和分期。治疗前后ADC值变化有助于监测宫颈癌对治疗的反应,对早期预测化疗效果有一定价值。目的:分析宫颈癌单体素磁共振波谱的特征,初步探讨1H MRS技术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分别行常规盆腔MRI扫描及肿瘤单体素MRS扫描,其中5例宫颈癌患者在化疗后再次行MRS检查,并与6例正常志愿者进行对照,分析MRS谱线代谢物峰。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成功完成磁共振波谱检查,检查成功率81.5%。30例宫颈癌波谱结果显示代谢物包括胆碱(Cho)、肌酸(Cr)和脂质(Lip)峰、乳酸(Lac),出现的比例为100%、90%和83.3%、13.3%。5例宫颈癌化疗后,2例肿瘤体积较前增大,Cho峰较前增高;1例肿瘤缩小,Cho及Lip峰降低;2例肿瘤体积变化不明显,MRS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3.0T磁共振波谱成像技术为宫颈癌提供了活体研究病变分子代谢变化的新手段,监测Cho峰改变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宫颈癌治疗过程中分子代谢水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