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性一直是现象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前期的《知觉现象学》和后期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两部著作入手,探讨其时间性思想从前期到后期的转向问题。在《知觉现象学》中,他在借鉴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的“滞留——原印象——前摄”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交互作用阐述了一种与身体相关的主体性时间。这种主体性时间延续了胡塞尔内时间意识所强调的“连续性”特征,旨在达到内时间意识界域与外在世界界域统一性的融合。而到了他思想发展的后期阶段,梅洛·庞蒂逐渐意识到《知觉现象学》时期的时间性思想包含了太多“意识哲学”的意味,因此其思想开始出现转向。这尤其体现在他未完成的《可见的与不可见的》一书中,通过分析“肉”这一概念的内涵与特征,他提出了一种存在论时间,实现了从主体性时间向存在论时间的过渡。通过对记忆中的“遗忘”现象以及“双手触摸”现象的分析,他指出时间并不是意识与外部界域相互融合的“连续性”过程,而是一种具有“裂缝”与“间隙”的不连续的时间,这种“不连续性”正是时间最本真的存在方式。这种时间与前期《知觉现象学》中的时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为它是从本源性的存在论视角出发,把时间看作是宇宙存在秩序的体现。本文最后通过对梅洛·庞蒂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时间性思想关系的反思,笔者认为他前后期的时间性思想进路所走的是介于胡塞尔与海德格尔之间的中庸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