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优势或者成本差异,通过贸易能够使双方的福利水平得到提高。然而近年来贸易更多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而不是产业间贸易,跨国公司成为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间投资主体。贸易和投资都是跨国公司进入外国市场的手段,近年来寡头垄断行业的国际投资非常活跃,跨国公司在不断地用直接投资代替贸易,实现本土化生产,我国汽车业的外资化趋势就是典型。
本文以传统的古诺双寡头竞争模型为基础,通过补充一系列假设条件,分析在市场价格下降和生产可变成本降低时,本土生产企业和通过贸易方式的出口企业的收益情况。分析得知,价格下降时,本国企业和外国贸易出口企业愿意销售的产品数量都下降,但外国企业价格供给弹性大与本国企业的价格供给弹性,说明价格下降相同时,外国企业减产量与原销售量的比例大于本国企业减产量与原销售量中的比例。分析还可以看到,价格下降时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市场利润都下降,而且本国企业的市场利润的下降幅度大于外国出口企业,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外国出口企业的价格利润弹性大于本国生产企业的价格利润弹性,这就说明,外国出口企业利润下降额度在总利润中的百分比大于本国生产企业,结果当价格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外国出口企业首先变得无利可图,退出竞争。
市场竞争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进步能导致生产可变成本下降。分析显示,当可变成本下降时,本国生产企业和外国出口企业的利润都增加。但是可变成本下降相同的幅度时,本国生产企业利润的增加值大于外国出口企业的利润增加值,也就是说,在可变成本下降中,本国生产企业照样处于有利位置。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价格下降和技术进步,而在此过程中本国生产厂商都处于有利的位置,外国出口企业则处于明显的劣势。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出口企业必然会改变进入市场的方式,用投资代替贸易。所以,在价格下降以及可变成本下降的寡头垄断行业,投资对贸易的代替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中国汽车业竞争的实质是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竞争,汽车价格在不断下降,可变成本在不断降低,在此过程中,与国内生产的企业相比,外国生产企业必然处于劣势,为了参与竞争,他们必然会改用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市场。而面对这种必然的投资趋势,政府给予的外资汽车企业的优惠政策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优惠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外国汽车企业的投资,但它不是吸引投资的决定性因素,相反优惠不但出让了应得的利益,而且直接抑制了自有汽车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