籼稻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Mafe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米的品质主要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其中外观品质是稻米商品品质的第一要素,直接影响稻米的商品价值。稻米的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包括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和透明度等性状。本研究利用佳辐占和明恢86构建的一个RIL(F7)群体,对稻米的外观品质性状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以研究佳辐占在品种杂交过程中的遗传规律,指导杂交组合的亲本选择;并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佳辐占优质品质性状基因进行初步QTL定位分析,期望能够在每一个性状上获得若干个位置精确可靠的QTL,为下一步的基因精细定位和分子
其他文献
蓖麻籽是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的籽实,其主要成分为蓖麻油、蓖麻毒蛋白(Ricin)、蓖麻碱等物质。蓖麻籽的药用价值历史悠久,最早的记载见于《唐本草》,之后《大明日华诸家本草》、《本草纲目》、《本草逢源》、《本草求真》等本草专著均有较详尽的叙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口目歪斜,蓖麻子仁捣膏,左贴右,右贴左,即正。”“催生下胞,取蓖麻子七粒,研膏,涂脚心。”《中国药典
结合光谱法已经被用于杀真菌药物筛选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分析,但由于真菌CYP51(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是膜结合蛋白,较难纯化得到足够量且有活性的靶酶,所以在研究中通常采用纯化
目的:检测中国延边地区汉族、朝鲜族人群PGC-1基因SNPs单体型与2型糖尿病(T2DM)相关性。方法:以中国延边地区192名汉族和180名朝鲜族糖耐量正常人、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6个SN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我国自1923年开始大豆育种,南京金陵大学和吉林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分别育成了中国最早的大豆育成品种金大332和黄宝珠,到2005年我国已经育成了1300个育成品种。东北、黄淮海和南方是我国大豆三大产区,苏、沪、鄂、湘、皖等地的优异种质对我国南方和黄淮海产区大豆育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这些优异种质及其育成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