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城市内盾构隧道掘进造成的地层扰动会导致地面沉降,影响地面建筑和交通道路的安全。扰动的程度受掘进参数、地层参数、隧道几何参数和异常工况等影响,基于有限元、地层损失率等方法难以考虑地表纵向沉降预测的多参数耦合作用,且难以满足及时、准确的预测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和深度学习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盾构掘进地表纵向沉降预测模型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938005; 湖南省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团队,编号:2019RS10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内盾构隧道掘进造成的地层扰动会导致地面沉降,影响地面建筑和交通道路的安全。扰动的程度受掘进参数、地层参数、隧道几何参数和异常工况等影响,基于有限元、地层损失率等方法难以考虑地表纵向沉降预测的多参数耦合作用,且难以满足及时、准确的预测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基于传统机器学习算法(BP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和深度学习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建立盾构掘进地表纵向沉降预测模型,为盾构施工提供有效的地表沉降预警和控制策略。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建立脚本化的纵向沉降数据库:综合考虑盾构掘进过程中影响地层响应的因素,选取隧道埋深、地下水位、修正标贯击数、修正单轴抗压强度、修正动探击数、掌子面土层类型、扭矩、推进速度、推力、土仓压力、刀盘转速、停机状态和刀盘距监测点的距离等13个输入参数,地表实时沉降值为输出参数。采用Python语言编写的脚本快速读取并处理地勘报告、掘进参数记录、盾构机施工情况以及地表沉降检测日报的数据,将所有输入、输出参数以环为储存单位整理成数据库形式。结果表明:数据库建立的脚本化可以大幅度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并为算法模型训练数据库的构建和扩充提供快捷、准确的方法。(2)建立了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纵向沉降预测模型并对比研究4种算法的预测性能:基于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算法、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构建纵向沉降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和k折交叉验证法选取机器学习算法的最优超参数,设定循环学习率提高深度学习算法的预测性能和训练效率,通过性能评价指标(绝对平均误差MAE、皮尔森相关系数R)和纵向发展曲线预测结果对比不同算法的沉降预测性能。对比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精度较低,难以捕捉纵向沉降的发展规律,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的预测性能最好,预测的沉降发展过程与实际拟合较好,随机森林、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次之。(3)提出以沉降控制为目标的掘进参数智能选取模型:采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训练数据库中沉降稳定值较小(小于10 mm)的数据得到掘进参数预测模型。在施工前,通过地层参数、隧道几何参数和异常因素预测得到掘进参数,采用纵向沉降预测模型检验沉降控制效果,并结合网格搜索法对控制效果较差的位置优化掘进参数,以满足沉降控制要求。结果表明:基于掘进参数预测值导致的沉降值小于实际沉降值,掘进参数智能选取模型可以通过掘进参数的预测和优化实现沉降的有效控制。(4)开发盾构掘进地表沉降预测和控制智能软件:基于安卓平台,集成盾构掘进纵向沉降预测模型以及掘进参数智能选取模型,开发了一款能配套盾构机监测系统实时预测最大地表沉降、纵向沉降和掘进参数的移动设备应用软件。结果表明:该智能软件的界面简洁、操作简单,可以同步盾构机掘进过程进行实时的地表沉降预测以及掘进参数推荐。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重点项目“品典型湖泊有毒有害化学和水环境调查(2015FY110900)”,较全面地研究了梁子湖及丹江口水库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湖泊水体及沉积物重金属、PAHs及OCPs的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建立了可统一快速检测水体和沉积物样品中的多环芳烃以及有机氯农药的检测方法,同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水体和沉积物样品前处理方法:对于水样,采用以C18做SPE柱,体积比1:1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建筑需求量不断增加,建筑能耗在社会能耗中的占比也日益增大。装配式建筑具有节能、高效和循环等特点,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装配式建筑特殊的结构和构造方式,其外围护结构各构件连接处的热桥效应尤其明显,因而导致热量集中散失,甚至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和室内环境品质,限制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应用。本研究提出一种可应用于楼板和外墙连接处的建筑热桥消除构件,该构件以一种新型生物质保温
高性能有机材料对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冠醚自出现就开启了超分子化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自发现以来,基于冠醚的超分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载体、人工肌肉、分子通道等多领域,其中以苯并-21-冠-7(B21C7)的使用最为广泛。在过去的研究中,B21C7及其衍生物(B21C7s)的合成和制备过程复杂,产率较低,一直以来是限制以B21C7为主体的功能性超分子发展的主要因素。同时
六价铬具有高迁移性、强毒性,在自然界中以大阴离子团形态存在,因而其吸附机理和迁移特性较阳离子重金属更为复杂。我国针对铬渣及铬重污染场地的最终处置方式为阻隔填埋。然而传统GCL无法通过离子交换达到有效吸附六价铬的作用,易引发填埋场阻隔失效,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并危害人身健康。同时,GCL在实际应用中常面临复杂的盐、酸碱等特殊污染环境,在污水及电解质溶液作用下易发生阳离子交换作用使得层间Na+被其他阳离子
柔性超级电容器只有兼具高机械稳定性和高电化学性能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柔性电子器件。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论文针对自支撑电极开展具体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构筑合理结构的石墨烯基导电聚合物水凝胶体系。该体系需克服石墨烯比容量低和导电聚合物体积膨胀导致的容量衰减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聚苯胺/多壁碳纳米管/还原氧化石墨烯(PCR)复合水凝胶在本项工作中,首先将预先合成的本征态聚苯胺粉末通过自组装
随着时代不断地发展进步,建筑设计及其结构相关理论在不断更新完善,建筑结构也为满足人们需求的多元化,在符合基本受力原理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创新,产生不同结构类型与形态特征。其中类型多样的大跨度结构形态为建筑造型设计带来了创作土壤与机遇,而如何设计出优秀的建筑造型对大多数建筑师来说依旧是一个问题。本文选取大跨度建筑结构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大跨度结构的发展过程,明确结构形态与建筑造型在创作上的统一。通过分析大
江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13个瑶族自治县中人口最多的县,地处湖南最南端,与广东、广西交界,历史悠久,民族文化独特,被称为“神州瑶都”。江华县境内地形独特,东部是崇山峻岭,西部是平坦的丘陵,本文的研究对象——高山瑶和平地瑶——分别居住在江华东部山区和西部丘陵中。他们同属于江华瑶族,有着相同的瑶族历史文化背景,但在民居建筑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本文对这些差异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据此展开了详细的研究。本文总
基坑上跨既有盾构隧道开挖,导致地层应力释放及坑底土体回弹,会引发隧道结构上浮变形。门式抗浮框架是一种由抗拔桩和抗浮板组成的隧道抗隆起结构,近年来逐渐被应用于工程当中。然而根据现有的工程案例及研究现状,工程仍存在抗浮框架与地层相互作用机制不清、抗隆起效果不明,结构凭经验设计等难题。本文以深圳市桂庙路快速化改造(一期)工程为工程依托,研究门式抗浮框架对隧道上浮变形的控制机理及控制效果。通过现场实测,探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广场已经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场所,人们对城市广场的空间品质要求愈来愈高,但随着城市人口数稳步上涨,丘陵城市中土地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矛盾日益突出。丘陵是我国五种基本地形之一,丘陵地形由于地势的高低起伏,形态的复杂多变,其作为地理基础形态的骨架系统对广场的城市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何通过城市广场的建设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价值以及提升丘陵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
钢筋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外包负载钢梁加固方法是在钢梁持荷状态下布置钢筋浇筑RPC的一种新型实用加固补强技术。该加固技术施工时基本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能有效解决钢梁耐火耐腐蚀性差的问题,显著提高型钢梁刚度、承载力和耗能性能。目前,对于钢筋RPC外包负载钢梁的抗剪研究尚无先例,缺乏相关理论和较为准确的承载力计算公式。本文结合试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