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金融自由化以及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复杂性、面临的激烈竞争程度和不确定性风险因素显著增加,国内外商业银行由于内部控制失效而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乃至破产倒闭的案例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些金融案件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相关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以及内部控制系统存在缺陷,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商业银行作为以信用为基础、高负债、高风险的金融企业,其本身特征和经营特点决定了商业银行要想实现既定的经营和发展目标,必须有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作为保障,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前提和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合理承担并管理风险、有效平衡风险与回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价值创造力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建立健全、推动实施严密完善的内部控制及其评价是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有效防范内外部风险的重要手段。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健全性、有效性、科学性和经济性是衡量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其评价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有如下理论和现实意义: 1.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能够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运行中的缺陷和执行偏差,解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增强商业银行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保证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提高抗击金融风险的能力。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的研究,是监督和改善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管理水平,实现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 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鉴于银行内控失效案例频繁发生,国内外专家学者、实务界加大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其评价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这些研究多以具体业务的岗位设置、业务控制、操作流程、制约措施等操作层面为主,缺乏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监管机构、代表公众利益的会计师事务所、投资者、客户、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非常重视,要求能够真实、有效地评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因此,加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研究对于学习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先进管理经验,加快推进中国商业银行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水平,促进银行安全稳健经营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对于目前中国商业银行满足内部控制多重监管的法律要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监管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非常重视,要求能够真实、有效地评价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状况,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如何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以及满足多重监管对于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要求,也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本研究对于提升商业银行内控管理水平,满足内部控制的多重监管要求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内部控制理论为基础,从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评价与纠正等五方面要素出发,在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路径进行评述和比较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取得的成效及不足,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内部控制过程和内部控制结果两个层面设计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结合模糊数学理论构建了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中国民生银行的内控评价为例进行模型检验,对内部控制的过程和结果及综合情况分别进行了多级模糊评价,得出评价结论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中国商业银行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研究思路大体按照理论基础、实务、模型及验证三部分进行: 1.理论分析部分,重点介绍企业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以及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的发展演变,对企业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及内部控制评价理论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与比较。 2.实务分析部分,对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述,在对现有评价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数学原理优化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3.模型及验证部分,设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用中国民生银行内控评价进行模型验证;结合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了研究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评价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2章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章回顾了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在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和全面风险管理阶段等五个不同时期以及中国大体经历的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全面风险控制三个阶段内部控制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演变。结合国内外内部控制发展演变情况,对中外企业内部控制的异同进行了分析。在对企业内部控制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内在关联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内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演进历程,并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控制要素、内部控制与管理活动的关系三方面对COSO委员会制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银行机构的内部控制制度框架》、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制定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进行比较分析。 第3章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理论研究。本章从内部控制评价在审计中发展应用着手,对以萨班斯法案出台为标志的内部控制评价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内部控制评价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及特点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在实践中的发展历程及主要内容,论述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实施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内容、评价程序等系统性要求。 第4章为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现状及评述。本章对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总结了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取得的主要成效、对目前内部控制评价存在的难点和缺陷进行了分析和查找原因,在对现有评价方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数学模型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模型,优化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 第5章为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遵循重要性、系统性、可测性、可比性、适用性、独立性等原则,本章以定性和定量评价指标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在对商业银行内控评价中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进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介绍了其在商业银行内控评价中的应用原理,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构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综合评价模型,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第6章为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验证,选取了中国民生银行的内部控制评价对评价模型进行了检验。介绍了中国民生银行内部控制现状、民生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测试工具、评价测试内容及评价测试实施程序。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民生银行内部控制的过程评价指标、结果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指标分别进行多级模糊评价,通过模型检验得出了内部控制综合评价结果,并对检验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应用。 第7章为思考和政策建议。本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对COSO内部控制框架下的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评价局限性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国现代商业银行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评价的全流程过程管理、内控评价由定期化向日常化管理转变、内部控制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并重、优化内部控制评价的人力资源配置等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本文以世界各国普遍学习借鉴的美国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为依托,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性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基本上覆盖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主要业务单元和主要业务流程的风险点。 2.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指标权重确定、评价结果处理、评价等级评定等方面,本文做出了探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相关数学模型进行量化处理,完善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本文尽可能削除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客观性的影响,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本文从满足商业银行外部监管要求和内部健康持续发展两方面出发,既关注监管环境与外部监督因素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影响,比较分析相关的法规政策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实务的影响,又结合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和公司治理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 由于时间、精力及本人能力的关系,本文尚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未来研究中结合工作实践深入研究探索: 1.本文在文献收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可能存在某些观点和结论的欠妥,希望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2.本文对商业银行内控体系的评价标准侧重于内控制度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今后还需对过程评价指标进行更细致和具体的研究。 3.任何内控制度都是有成本的,因此还应从内控制度的成本和收益角度衡量内控体系的效率。限于研究范围,本文没有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