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界面吸附和溶液内分子自组装是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种最基本的行为,赋予了表面活性剂各种各样的应用性能。传统表面活性剂越来越不能满足环境友好性和快速发展的新兴领域的特殊需求,可分解型、生物型、开关型、可调控型等各种功能性表面活性剂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其中开关性和可调控性是近年来两亲性体系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旨在开发同时具有高表面活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pH可调控性的表面活性剂。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碳链长度为8、10、12三种对称型N,N’-二烷基-N,N’-二乙酸乙二胺(Ace(n)-2-Ace(n))和碳链长度为8、10、12、14、16五种、不对称度为2、4、6三种的六种不对称N,N’-二烷基-N,N’二-乙酸乙二胺(Ace(m)-2-Ace(n))。根据pKa值,在不同的pH区间研究N,N’-二烷基-N,N’-二乙酸乙二胺的表面活性和分子自组装的性能。Ace(n)-2-Ace(n)和Ace(m)-2-Ace(n)在强碱性条件下具有高表面活性;在弱碱性和中性条件下,表面活性有所下降,但在溶液内部自组装的能力增强,形成大量形状规则的球形囊泡,胶体体系能够保持稳定六个月以上;在酸性条件下,完全转变成不溶于水的酸式结构,以白色沉淀从溶液中析出,表面活性完全丧失。pH-透光率和pH-DLS循环测试证明pH能够可逆地开关表面活性和调控分子自组装行为。与Ace(n)-2-Ace(n)相比,Ace(m)-2-Ace(n)的pKa2 (=4.5)明显低于Ace(n)-2-Ace(n) (≈7.0),具有表面活性的pH范围更宽,表面活性更高;随着pH逐渐降低和疏水碳链的增长,cmc逐渐升高,表面活性下降的程度远不如Ace(n)-2-Ace(n)明显;pH调控Ace(m)-2-Ace(n)分子自组装行为使囊泡的形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的更加精细分明的变化过程。由不同pH条件下的zeta电位、在水和甲醇不同体积比的混合溶液中的动态光散射研究结果证明:H+与-N-CH2COO-的质子化作用能够中和部分胶体粒子表面电荷的负电荷,产生的类似阴、阳表面活性剂复配的效应是pH调控性的根本原因。含芘、含香豆素153溶液的荧光光谱证明N,N’-二烷基-N,N’-二乙酸乙二胺钠受pH调控在等电点范围内形成数量更多的、双分子层更紧密的囊泡,并使疏水性香豆素153和亲水性罗丹明6G在等电点范围内的水溶液中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将疏水性的辅酶Q1o和维生素D3包裹在囊泡双分子层中,制备成纳米辅酶Q1o胶囊、纳米VD3胶囊和纳米钙胶囊,并与SDS和1631作对比。由N,N’-二烷基-N,N’-二乙酸乙二胺所形成的纳米胶囊可以有效进入MCF-7细胞质,分散性和光散射强度良好;MTT法测定其细胞毒性明显低于1631,具有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