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0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伴随着中国电影从无声到有声,在1930年代的上海这一商业消费文化超常发达、政治丛林杂芜凶险的特定语境中,电影歌词由于官方审查时的忽视而成为左翼先锋文化传达其意识形态主张的重要形式,承担着宣传革命、启蒙救亡的使命。本论文以左翼电影歌词为研究对象,着力分析左翼电影歌词在意识形态和商业传播策略方面的双重构建,考察了左翼电影歌词与时代语境、市民审美、意识形态传播的关系,进而多角度挖掘1930年代左翼电影歌词的文本内涵和深层意义。具体来说,上海独特的气质和历史机缘造就了左翼电影歌词生产、流通、消费的特殊语境。1930年代上海开放、包容、多元化的文化空间使揭露现实、批判黑暗的革命话语渐成一种时尚潮流话语,被乐于追随新鲜事物的上海市民欣然接受。而“九·一八”、“一·二八”事变后,追求文艺大众化的左翼艺术家以拥有强大受众群的电影为依托,利用国民党文化审查时相对疏漏的电影歌词,宣传左翼意识形态:一方面,左翼艺术家利用歌词参与到民族救亡之中,将底层人民悲惨生活和尖锐的民族矛盾赤裸裸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表现了革命的紧迫性,并以处于社会底层的工农、知识分子、时代女性为刻画对象,完成了对革命主体的询唤;另一方面,左翼艺术家利用广播电台、报刊杂志、明星宣传、歌咏运动等教育、引导观众,迎合观众的欣赏口味,为处于商业文化中的上海大众建构新的观影心理与“期待视野”,努力为左翼意识形态深入大众担负起意识向导的作用。总之,本文从社会文化学及传播学视角对1930年代左翼电影歌词进行论述,相比以往的研究视野更加开阔。文章尽力阐述左翼艺术家如何借助于电影歌词这一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来传播左翼意识形态,展现了它在意识形态构建与传播过程中的复杂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