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纽芬兰岛)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古生代花岗岩时空演变、物源特征及地壳深部物质组成

来源 :中国地质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shu1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美阿巴拉契亚造山带是全球最典型的增生造山带之一。纽芬兰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则是该造山带内岩石出露最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纽芬兰岛内完整的记录了早-中古生代劳伦大陆与冈瓦纳大陆之间数个微陆块之间复杂的拼贴过程,是研究阿巴拉契亚造山带早期演化的绝佳场所。岛内花岗质岩石出露面积广泛,当前有关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相关岩浆岩构造演化的认识相对匮乏。本次研究通过了解纽芬兰阿巴拉契亚造山带不同期次花岗岩类的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及同位素组成特征,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在查明各期次岩浆的时空及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花岗岩类的构造环境,进而从岩浆岩的角度为带内块体拼合提供新的证据。此外,作为全球最典型的增生造山带之一,该造山带的深部物质架构与年轻地壳含量一直备受关注,本次研究利用多元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技术,结合Nd-Hf同位素填图,探讨该造山带的深部新老物质组成特征,并为岛内块体属性的划分,微陆块的来源以及其成矿规律提供制约。主要认识如下。1、进一步厘定了纽芬兰阿巴拉契亚造山带花岗岩岩浆年代学格架和时空演化规律本次研究依据38个花岗质岩体内的57个LA-ICP-MS锆石U-Pb年龄,结合前人岩浆岩的年代学研究结果,将纽芬兰岛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的岩浆事件划分为3阶段6期:寒武纪-奥陶纪(~510-472 Ma、~468-459 Ma、~446-435 Ma)、志留纪(~437-421 Ma)、泥盆纪(~420-407 Ma、~395-372Ma)。据此,通过数字化编图,确定了该地区的花岗质岩浆时空演化特征,揭示了寒武-泥盆纪中晚期岩浆事件具有自西北向东南的岩浆迁移演化规律。2、通过Nd同位素填图,揭示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深部新老物质组成特征,为地壳生长和构造单元划分提供新依据通过对岛内古生代花岗岩类进行Nd同位素填图,大致划分为Humber带、Notre Dame亚带、Exploits亚带、Gander带和Avalon带5个具有不同深部新老物质组成特征的同位素省。它们与前人以构造元素为依据划分的构造带一致。其中,岛内新生地壳(εNd(t)值>0)面积占地壳总含量的40%左右,主要分布在Notre Dame亚带与Exploits亚带缝合线(RIL-红印第安河线)两侧及东部的Avalon带内。此外,Exploits亚带和Gander带虽然整体上具有不同的新老物质组成特征,但中部区域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二者应属于同一地块(Ganderia地块),该块体核部与边部属性的差异性分布归因于造山事件中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这也与前人通过地球物理深反射剖面所揭示的规律一致。本次研究显示,通过同位素填图揭示的深部物质组成特征能为岛内地块的划分提供更为直接的深部物质依据。3、对Dashwood微陆块的属性和来源提供了新的制约Dashwoods微陆块的属性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大部分学者认为该微陆块是在古大西洋打开的过程中,从劳伦大陆裂解出来的,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其来源于冈瓦纳大陆。在微陆块基底并未出露,地表信息无法约束的情况下,现阶段的研究仍然无法为Dashwoods微陆块来源提供有效信息。本文通过对Notre Dame亚带内奥陶纪早-中花岗质岩体Lu-Hf同位素示踪及其继承锆石/捕获锆石填图,认为Dashwoods微陆块与相邻的劳伦大陆边缘基底属性明显不同,并非是从劳伦大陆边缘裂解出来,该微陆块代表了由古老地壳与新生地壳物质组成的复合构造带。4、为纽芬兰阿巴拉契亚造山带内块体拼合过程提供岩浆岩证据本文对纽芬兰阿巴拉契亚造山带不同期次火成岩的岩石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与不同构造环境下形成的火成岩岩石组合进行对比研究,从岩浆岩的角度揭示纽芬兰岛内早-中古生代与造山事件相关的块体拼合历史。揭示了古生代劳伦大陆经历了塔康尼克造山事件(490~459Ma)、萨里尼克造山事件(446~421 Ma)和阿卡迪亚造山事件(437~372 Ma),在纽芬兰岛分别完成了Humber带与Notre Dame亚带、Exploits亚带与Gander带、以及Gander带与Avalon带的拼合过程。
其他文献
O2O电商模式是线上结合线下的一种全新发展模式,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电子商务模式。研究O2O电子商务模式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行为,根据其消费行为特征进行剖析,建立基于O2O电商背景下的营销策略与思路,整合新型趋势下的消费理念,结合研究内容构建未来营销的发展途径。
遥感卫星可快速、动态地获取地震灾区大范围的高分辨率影像,已成为快速获取震后灾情信息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基于震后灾情调查中广泛使用的光学遥感数据和变化检测算法,首先对遥感数据及其产品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综述了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变化检测算法在震害提取中的应用,阐述了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两类变化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讨论和总结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期为未来地震应急中的灾情调查工作提供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举措。在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指引下,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首先须从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翻译家精神和翻译职业素养等四个方面,深入探寻其价值内涵;以旅游英语翻译课程为载体,尝试构建“三层六面”模式;并从“三位一体”育人目标重构、“六面”课程内容重组、“三层”教学路径重塑、课程考核方式重置、线上慕课资源重建等方面探索其实践路径。
照明环境舒适性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疲劳程度及心理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目前,特别是在当前疫情情况下,VDT(视屏显示终端)作业已然成为一种高使用率且极具代表性的作业形式。本文以VDT办公照明环境为研究对象,在主观心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脑电信号及眼动信号对VDT作业照明环境舒适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脑电及眼动追踪技术设计并进行VDT作业照明环境模拟实验。结合我国现有照明设计标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排放标准日益严格及行业园区化发展日渐成型,有毒有害污染物稳定达标与碳减排协同治理技术缺乏、末端无害化治理控制成本高等问题,开始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文章以工业行业的重大环境保护需求为导向,提出“工业生产全过程减污降碳”的方法策略及科学基础。通过控制方法协同、跨介质协同,以及多领域统筹、多要素统筹建模优化,将分子水平或微观水平上的基础科学创造性发现
基于2018年PISA测试中国北京、上海、江苏及浙江四省市的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中介效应分析,探讨了我国四省市青少年学生生命意义、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之间的关系,获得以下结论:(1)生命意义与竞争型成就动机、生命意义与任务掌握取向型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竞争型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与任务掌握取向型成就动机均显著正相关;(2)生命意义能显著正向预测自我效能感、竞争型成就动机与任务掌握取向型成就动机;
为实现纳秒级的输出光脉宽,使用GaN HEMT作为激光器放电回路的开关管。由于GaN HMET的栅极总电荷小,提出使用小尺寸的GaN HEMT建立驱动电路的输入级,响应控制信号,控制放电回路开关管。搭建电路驱动860 nm激光器,并进行测试。放电回路电源电压为12 V,测试结果显示,最大输出光脉宽8.8 ns对应大于8 W的峰值功率,输出最小光脉宽为4 ns。为实现更大的脉宽可调范围,设计另一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