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机动化水平的提高,汽车保有量出现了快速的增长。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给人们的出行生活带来了快捷方便,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给现有的道路增加了巨大的压力。道路拥堵、停车位的缺失以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因此,对城市交通进行合理地规划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而准确的预测机动车的增长规律又是进行合理规划的必要前提。对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上海郊区的经济发展迅猛。上海郊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当地机动车总量的迅速增长,也使得对于郊区机动车总量管理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本文从街道、镇的空间尺度对上海郊区的沪C号牌机动车总量进行空间统计建模研究,以期能够对上海郊区机动车管理工作起到一定借鉴作用。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来,上海地区的经济、交通、道路以及机动车的发展情况,尝试寻找与机动车总量相关的因素,并加以分析,得出影响机动车总量的三类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新城效应以及政策因素)。通过这三类因素,寻找在特定空间尺度上能够量化表示的因子,并进行数据的采集工作。本文通过对沪C号牌机动车的登记记录、近年来的上海市郊区道路交通地图以及上海市统计年鉴,寻找满足空间尺度要求的数据,并分别对不同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使其统一在以街道、镇为尺度的单元中,并汇总成表。然后分别对数据进行了空间分析、时间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并从不同视角得到结论。本文的创新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通过对沪C号牌机动车保有量的空间分析,将沪C号牌机动车总量与各类相关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拟合建模,最终筛选出四项参数,并使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上海市郊区沪C号牌机动车总量进行拟合分析,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并取得结论:沪C号牌机动车在不同街道、镇间呈空间相关关系,同时在局部数量上又与临近区域的人口密度、道路长度相关;(2)通过对沪C机动车在时间尺度的分析,本文对不同年份的数据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不同时期内的沪C机动车增长热点区域有所不同:在对不同号牌机动车实施区别化管理的早期(1994-2000),沪C号牌机动车的增长热点在于上海的远郊地区;在上海郊区新城快速发展时期(2002-2008),增长热点集中于新城地区;(3)通过对沪C机动车增量的聚类分析,将上海郊区的沪C号牌机动车的增长分成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模式,在长时间尺度上描述了沪C号牌机动车的发展过程,同时可以看出上海不同时期对于城市郊区发展的侧重对于沪C号牌机动车产生的影响。以上三个方面对于上海沪C号牌机动车在时间、空间上的分析所得到的结论对上海市郊区的机动车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