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世界卫生组织将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定义为肿瘤病灶最大直径≤10m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癌的患病率显著增长,其中以PTMC的增加为主,而且其增速最快。虽然PTMC病灶体积小,但部分肿瘤侵袭性较大,易发展成为侵袭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部分早期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部分PTMC患者有一定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复发率,甚至具有一定的病死率,有报道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5年疾病相关死亡率为5%。PTMC一般处于低风险状态,但若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疾病风险就会显著升高,高达80%的远期复发患者均表现为颈部淋巴结的复发转移,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复发风险是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33倍。因此,筛选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PTMC患者并且给予适当的诊治是临床治疗中的重要工作。由于颈部解剖因素及影像学技术限制,术前检查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评估,特别是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非常低,许多患者是通过手术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才发现其转移。而很多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因其分布区域广,体积小,与周围组织回声相似而被忽视或者不能确诊。
术前对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评价较为困难,故临床医师有必要了解PTMC患者的生物学特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便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测。随着PTMC发病率的显著增长,相关研究逐渐增加,认为患者男性、年龄<45岁、肿瘤最大直径>6mm、侵犯甲状腺包膜及双侧腺体多灶癌灶是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如PTMC患者具备以上临床病理特征,建议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上,但还是有分歧,尚未有统一的认识,而探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其研究病例数也比较少。在各研究相关危险因素中,PTMC病灶位置,以往常常根据上下位置分为峡部、甲状腺上极(腺体上1/3)、甲状腺中1/3、甲状腺下极(腺体下1/3),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对PTMC位置的划分过于简单,仅仅从上、中、下的位置来考虑影响因素,尚无考虑内、外位置和深、浅位置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目的:应用超声根据上下、内外、深浅位置更加细分定位PTMC病灶位置,来探讨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更多帮助。
方法:分析69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病灶位置等生物学特性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91例术前超声检查或颈部CT检查怀疑颈侧区淋巴结肿大行治疗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其病灶位置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693例PTMC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9.7%(275/693),男性、年龄<45岁、最大直径≥5mm、多灶、钙化、病灶位于峡部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5mm、多灶肿瘤、位于峡部是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除却峡部,病灶位于下极,特别是位于下内深、下内浅,更易转移至中央区淋巴结,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91例PTMC行治疗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5%(35/91),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PTMC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伴有钙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病灶位于上极显著相关(OR分别为3.917、5.593、0.55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最大。PTMC转移淋巴结在颈部Ⅱ、Ⅲ、Ⅳ区的转移率分别为7.7%、20.9%、26.4%,在颈Ⅵ区转移率为49.5%,Ⅵ区明显高于颈部其他区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病灶位于甲状腺腺体上1/3时,其颈侧区上部(Ⅱ区和Ⅲ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27.8%、44.4%,分别较其他部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细分是上外浅位置,其Ⅱ区和Ⅲ区转移率分别为42.9%和71.4%,与其他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TMC发生发展比较缓慢,生存率相对较高,但是如果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疾病风险就会显著升高。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5mm、多灶肿瘤、位于峡部是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钙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病灶位于上极是PTMC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内外位置和深浅位置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除却峡部,病灶上下位置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如果PTMC病灶位于下极,特别是病灶位于下内深、下内浅,其更容易转移至中央区淋巴结,术中需注意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如果病灶位于上极,特别是上外浅,与其他位置比较则更容易转移至颈侧Ⅱ区和Ⅲ区淋巴结,对此区域淋巴结需重点关注。对于术前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PTMC患者,结合影像学检查,术中手术及术后复查需更加注意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术前对颈部淋巴结有无转移的评价较为困难,故临床医师有必要了解PTMC患者的生物学特性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以便对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做出合理的预测。随着PTMC发病率的显著增长,相关研究逐渐增加,认为患者男性、年龄<45岁、肿瘤最大直径>6mm、侵犯甲状腺包膜及双侧腺体多灶癌灶是PTMC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影响因素,如PTMC患者具备以上临床病理特征,建议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上,但还是有分歧,尚未有统一的认识,而探讨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其研究病例数也比较少。在各研究相关危险因素中,PTMC病灶位置,以往常常根据上下位置分为峡部、甲状腺上极(腺体上1/3)、甲状腺中1/3、甲状腺下极(腺体下1/3),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这种对PTMC位置的划分过于简单,仅仅从上、中、下的位置来考虑影响因素,尚无考虑内、外位置和深、浅位置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
目的:应用超声根据上下、内外、深浅位置更加细分定位PTMC病灶位置,来探讨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更多帮助。
方法:分析69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的病灶位置等生物学特性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91例术前超声检查或颈部CT检查怀疑颈侧区淋巴结肿大行治疗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并取得手术病理结果,其病灶位置与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结果:693例PTMC患者中,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39.7%(275/693),男性、年龄<45岁、最大直径≥5mm、多灶、钙化、病灶位于峡部与颈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5mm、多灶肿瘤、位于峡部是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除却峡部,病灶位于下极,特别是位于下内深、下内浅,更易转移至中央区淋巴结,与其他部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91例PTMC行治疗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其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为38.5%(35/91),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PTMC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与伴有钙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病灶位于上极显著相关(OR分别为3.917、5.593、0.55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性最大。PTMC转移淋巴结在颈部Ⅱ、Ⅲ、Ⅳ区的转移率分别为7.7%、20.9%、26.4%,在颈Ⅵ区转移率为49.5%,Ⅵ区明显高于颈部其他区域,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MC病灶位于甲状腺腺体上1/3时,其颈侧区上部(Ⅱ区和Ⅲ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27.8%、44.4%,分别较其他部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细分是上外浅位置,其Ⅱ区和Ⅲ区转移率分别为42.9%和71.4%,与其他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TMC发生发展比较缓慢,生存率相对较高,但是如果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疾病风险就会显著升高。男性、年龄<45岁、肿瘤直径≥5mm、多灶肿瘤、位于峡部是PTMC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伴有钙化、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病灶位于上极是PTMC发生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病灶内外位置和深浅位置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除却峡部,病灶上下位置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如果PTMC病灶位于下极,特别是病灶位于下内深、下内浅,其更容易转移至中央区淋巴结,术中需注意中央区淋巴结的清扫;如果病灶位于上极,特别是上外浅,与其他位置比较则更容易转移至颈侧Ⅱ区和Ⅲ区淋巴结,对此区域淋巴结需重点关注。对于术前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PTMC患者,结合影像学检查,术中手术及术后复查需更加注意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