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至晚清译者的地理分布规律及其缘由探源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时空交融的视角展开对中国特定历史时段译者的研究,旨在从宏观层面提炼译者群体的地理分布规律,并探究译者群体地理分布规律形成的社会文化缘由。论文以人地关系理论为理论基础,采用数据统计和逻辑演绎的分析方法,考察并分析明末至晚清时期(1580-1910)中国译者的地理分布形态。经研究发现:(1)译者的静态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本土译者就籍贯而言呈“月牙形”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这与该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人文底蕴密切相关。(2)译者群体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之中。译者流动主要与授业与求学、工作与升迁、游历与迁居等社会因素相关。由于译者的职业性质和工作需求,这一时期译者主要分布在翻译机构(翻译场馆、出版社、教会学校、新式学堂等)、城市轴心(经济和政治重心)和流域轴线的交汇处(东南沿海一带),这些区域构成了译者群体的流向之地。(3)译者的分布重心与流动方向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迹可循。明末至晚清译者的分布重心和流动方向大致呈现为四大“节点”,即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和开放之域。本论文的研究既能为当下的译者研究提供经验和启示,也能够盘活地域翻译资源,对建设翻译大省提供智力支持。
其他文献
肋板式桥梁是我国早期铁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梁体形式,其数量众多的主要原因是,建国初期我国各方面资源比较匮乏,既要节省材料和降低经济成本,又要符合桥梁设计基本理论,保证
在所有的换热方式中,沸腾换热的换热效率与传统的风冷、水冷等有着数量级的变化。在相同过热度下,可以从降低沸腾起始温度、增加热流量密度、减小散热面积等方面达到强化散热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以其区别于传统减材制造的优点,采用能量源逐层融化与金属材料沉积的方式,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生物医疗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促进我国传统制造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供应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和养分的重要载体。随着自然界各种化学元素的迁移,土壤不但是重金属元素的归宿地,同时
组合循环动力系统可以实现飞行器自行起飞,飞行马赫数范围宽且可靠性高,因此其成为现在的研究热点。涡轮基组合循环发动机是一种冲压发动机和涡轮发动机相结合的动力系统,其
大量震害调查和理论研究表明:软弱场地条件对地面运动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工程上常用的等效线性化方法不能很好的解决强震作用下软土的大变形和强非线性特性,土层地震反应分析
“三北”地区冬季弃风严重,而热电机组的“热电耦合”约束一直被认为是供暖期产生弃风的主要原因。本文在传统电热联合系统优化调度模型的基础上增设电网、热网安全约束,研究
热对流在自然界和工程应用中广泛存在。Rayleigh-Benard(RB)对流是研究热对流现象的经典理想模型。以往的研究表明,这个系统的传热性能主要由温度边界层控制,并且可以通过从
海洋环境下混凝土工程建筑会受到海水中氯离子和硫酸盐的侵蚀,导致服役寿命大大缩短。为了提高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寿命,本课题以固废资源化利用为大背景,立足于海洋工程对优质
背景线粒体钙稳态在细胞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一系列关键作用,包括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的产生,线粒体钙稳态失衡更是在肿瘤恶性进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然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