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随宿主年龄的动态变化以及对宿主衰老和病原体感染的影响研究

来源 :江西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是自身和微生物共同组成的一个超级生物体,其微生物细胞数量与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相当。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细菌和蠕虫等,它们定殖在人体的皮肤、口腔、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中。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健康的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食物消化、肠道上皮发育的调节、必需维生素的合成以及防止病原体入侵。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过敏、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oides difficile infection,CDI)、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癌症甚至精神类疾病等。影响肠道菌群的因素主要有遗传、分娩方式、性别、年龄、地理位置、饮食和抗生素等。哺乳动物肠道菌群的组成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这种组成及其功能上的变化也会影响宿主的健康。与其他实质性器官相比,肠道菌群不会遵循与年龄有关的生理衰退的轨迹。抗生素对肠道菌群具有显著且长期的影响,这种影响会降低肠道对病原体(包括C.difficile)的定殖阻抗能力。因此,理解肠道菌群对C.difficile定殖阻抗的机理于开发针对该病原体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采用肠型聚类和共生网络分析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猪肠道菌群随年龄的动态变化。然后,我们从20月龄开始采集雌性老年小鼠的粪便样本来了解肠道菌群如何参与衰老过程,并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测试早期肠道微生物组特征是否可以准确预测晚期衰老状态。最后,我们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整合来自临床队列的宿主免疫因子数据和肠道微生物组数据,以识别与CDI相关的微生物和免疫因子的特征集合以及其相互作用。主要发现如下:一是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了来自四个不同年龄阶段的953头猪的肠道菌群组成,利用肠型聚类和共生网络分析,探究不同年龄阶段猪肠道微生物组的动态变化。我们发现在整个实验期间,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门是主要的优势菌。猪肠道菌群的多样性随着年龄逐渐地增加。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表明,断奶前仔猪和其他三个年龄阶段猪肠道菌群组成存在明显差异。断奶前仔猪的肠道菌群由Fusobacterium和p-75-a5为代表的两种肠型组成。然而,在之后的三个年龄段,Prevotella和Treponema则是肠道菌群的代表肠型。除仔猪外,一些成年猪在不同年龄段也存在肠型的转换。随着年龄的增长,微生物共生网络的特征如大小和复杂度都在增加。仔猪共生网络中的模块主要与简单碳水化合物和乳糖的利用有关,而在80、120和240日龄时,我们发现其子网络可能与饮食中的复杂多糖的消化有关。此外,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有关的网络模块也在120和240日龄的共生网络中出现。最后,功能预测分析与肠道微生物组在功能模块上随年龄的动态变化相一致。二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在宿主健康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病理状况中具有关键作用。然而,尚不清楚肠道菌群是否可以预测个体的衰老状态。在本研究中我们对C57BL/6雌性老年小鼠进行了纵向研究。根据小鼠的衰老状态,我们观察到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动力学特性和共生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我们从20月龄小鼠肠道中鉴定出特定的微生物特征,基于这些微生物特征和机器学习模型,我们可以准确地预测29月龄小鼠的衰老状态。此外,我们发现衰老的进程可能会因小鼠肠道菌群中存在的特定机会致病菌的富集而加速。这项研究揭示了潜在的基于微生物组疗法来促进健康性衰老的可能性。三是全面了解CDI发病机理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因此,对CDI中的宿主和微生物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研究的意义重大。但是,目前我们缺少一种有效的计算框架来量化CDI中的宿主和微生物组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基于243名具有四种不同C.difficile感染或定殖状态的临床队列,我们发现肠道菌群和宿主免疫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C.difficile的定殖和感染状况较敏感。此外,我们还发现将肠道微生物组和宿主免疫因子数据整合到随机森林模型中比使用任何单一数据类型都能更好地将CDI组从其他组中区分开。最后,我们使用选定的特征和遗传编码的符号分类模型,以训练出特征之间的数学公式,从而明确量化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免疫标志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生成临床诊断模型。本研究发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猪肠道菌群的组成、肠型、共生网络和潜在功能都会发生相应的动态变化。我们评估了衰老小鼠的肠道菌群与年龄相关的变化,以确定这些变化是否与健康的衰老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和肠道微生物特征可以预测小鼠将来的衰老状态,并为开发以微生物组为靶向的干预措施来改善老年人群的衰老状态提供了一种潜在的新策略。此外,这项研究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计算框架,以量化肠道微生物组与宿主免疫因子之间复杂的互作在CDI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这为将来CDI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稻稻油三熟制茬口紧张,限制了三熟制油菜的发展。本文一方面开展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水稻和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提出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指标(生育期、产量等),筛选出了适合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另一方面,创新三熟制油菜栽培方式,开展了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了油稻共生期、晚稻留茬高度、施肥、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鄱阳湖流域是杉木主产区,杉木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流域内乔木林的31.3%和35.5%,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和木材生产战略储备具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长期连栽和不合理经营,杉木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杉木林土壤、林木养分状况及其生产力维持和稳定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近些年,生态化学计量学
先天性全身无毛猪是人类斑秃病机理研究、皮肤药物和化妆品临床药物动力学试验及刺青消除试验等的最理想模式动物之一,目前仅有墨西哥无毛猪等极少数先天性无毛猪种。本研究采用一系列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等分析手段,对某猪场新出现的大白猪先天性全身无毛症进行遗传机制解析,搜寻影响该罕见表型的因果基因及其因果突变,以完善人们对毛发形成及其生长发育的理论认知,为培育新型无毛猪种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通过表型和系谱分析,
猪肉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种类,而养猪业是我国农业的支柱产业。肠道菌群具有影响猪饲料利用效率、脂肪沉积等多种重要经济性状的巨大潜力。已有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与性激素相互作用,诱发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等诸多性激素紊乱相关疾病。初情期是后备母猪非常重要的繁殖性状,初情期启动失败多由类固醇性激素分泌障碍引起。目前尚不清楚肠道菌群是否会通过影响性激素而影响后备母猪初情期的启动。此外,疫苗是猪场疾病预防的重要工
蜜蜂是一种典型的真社会性昆虫,它的独特生物学特性一直受广大科学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简称意蜂)为实验材料,利用Needle trap技术与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出9种工蜂幼虫信息素。发现E-β-罗勒烯为工蜂幼虫的饥饿信息素,在饥饿组幼虫中含量显著高于饲喂组及纯食物组,且2日龄幼虫组显著高于4日龄幼虫组。同时,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添加E-β-
学位
脂肪酸组成是影响猪肉营养、风味和加工的重要经济性状。本实验室前期在白色杜洛克×二花脸F2资源家系和苏太群体中,基于60K SNP芯片开展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并在猪14号染色体SCD和16号染色体ELOVL7基因附近,分别鉴定到了影响C18:0和C20:0的遗传变异位点,之后在F2、苏太、杜长大、二花脸和莱芜群体中定位到与脂肪酸代谢指数相关的遗传变异位点,揭示了与其紧密关联的3个新候选基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