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麦(Hordeum vulgare L.)是最早驯化的谷类作物之一,也是全球仅次于玉米、水稻和小麦的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大麦用途广泛,是典型的“三元”作物,即粮食、饲料和啤酒原料作物。在大麦育种中,高产、优质作为育种工作者选育优秀品种的首要目标,然而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大多都是由数量性状基因控制,传统的选择效果往往不佳,所以,研究与产量和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并进行QTL定位,使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在大麦产量和品质的遗传改良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大麦华矮11/华大麦6号的122个DH株系为研究材料,利用本实验室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对主穗长(MSL)、单株有效穗数(SP)、主穗小穗数(SMS)、单株小穗数(SLP)、单株实粒数(GP)、穗平实粒数(GS)、单株粒重(GWP)、穗平粒重(GWS)、千粒重(TGW)、穗密度(SPD)、大麦籽粒蛋白含量(GPC)及大麦糊化特性等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连续5年对大麦DH群体的10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测定,统计分析显示,除了单株实粒数(GP)双亲在部分年份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所测性状双亲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分布来看,主穗小穗数(SMS)在群体中的分布呈现为双峰分布,其它性状在群体中表现为单峰分布,这些说明主穗小穗数(SMS)是受少数几个主效基因控制,而其它所测性状受多基因控制,表现为连续性正态分布,并且表现出超亲分离趋势。10个性状的峰度(Kurtosis)均在-1和+1之间。10个性状的偏度(Skewness)除主穗小穗数(SMS)大于1外,其它性状的也在-1和+1之间。2.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对10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定位,共检测到221个QTLs。在2009年份检测到50个QTLs,解释了1.27%-78.76%的表型变异,LOD值范围为2.52-65.83,QTL位点分布到1H、2H、3H、4H、5H和7H染色体上。在2010年份检测到48个QTLs,解释了1.07%-82.22%的表型变异,LOD值范围为2.56-87.42,QTL位点分布到7条染色体上。在2011年份检测到41个QTLs,解释了1.13%-72.76%的表型变异,LOD值范围为2.58-54.54,QTL位点分布到7条染色体上。在2012年份共检测到41个QTLs,解释了2.00%-79.08%的表型变异,LOD值范围为2.55-67.58,QTL位点分布到7个染色体上。在2013年份总共检测到41个QTLs,解释1.35%-79.05%的表型变异,LOD值范围为2.69-65.66,QTL位点分布到1H、2H、3H、4H、5H和7H染色体上。3.通过用完备区间作图法(ICIM)比较加显性QEI环境互作与加显性单环境检测,发现大部分QEI环境互作的结果与加显性单环境检测到QTL的位置附近存在明显的LOD峰,没有QTL的染色体的LOD值接近0,检测功效较高,对位置和QTL效应近似无偏。4.基于对10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复合区间QTL定位方法,然后对发现的QTLs来clusters分类,发现有三个主要的QTL簇分布在2H、4H和7H染色体上。在大麦2H染色体上,我们发现一个与主穗小穗数(SMS)、单株小穗数(SLP)、单株实粒数(GP)和单株粒重(GWP)的QTL簇,同时这些性状都被定位到大麦棱型Vrs1基因附近。在大麦4H染色体上,有个主穗小穗数(SMS)、穗密度(SPD)和单株小穗数(SLP)的QTL簇。在大麦7H染色体末端,一个与千粒重(TGW)、穗密度(SPD)、单株粒重(GWP)和穗平粒重(GWS)农艺性状关联的QTL簇。5.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大麦蛋白质含量(GPC)和7个大麦糊化特性性状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共检测到31个QTLs。在2010-2012三年中用近红外光谱仪(NIR)对大麦籽粒蛋白质(GPC)含量进行定位,其中在7H染色体上定位到一个稳定的QTL q Gpc7-1位点,其中SNP的序列可以比对到控制大麦皮裸Nud1基因上,我们推测这是与ERF转录因子在脂类的生物合成途径有关。对2012年糊化特性一年的数据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0个QTLs,解释了1.93%-14.62%的表型变异,LOD值范围为2.51至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