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微生物菌剂构建及其在石化VOCs废气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浙江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geqingj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是形成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石化行业VOCs废气排放量大,成分复杂,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逐渐成为废气治理中的研究热点。生物处理法充分利用微生物的分解氧化功能,确保将污染物转化为CO2、H2O等物质,无需耗费较高的成本即可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操作比较安全。疏水性VOCs的生物净化效率受到微生物代谢、气液传质的限制,需要从高效降解菌、非水相(Non-Aqueous Phase,NAP)和反应器构型等方面来加强净化效率。本文从筛选高效降解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发和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工程实践三方面展开研究,为石化行业废气净化提供了重要参考。从某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株甲硫醇(Methanethiol,MT)降解菌,根据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杆菌属,命名为Pseudomonas sp.SJ-1。考察了温度、pH、初始MT浓度等因素对菌株生长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pH 7.0,当MT浓度高于345mg L-1时,菌株SJ-1活性被抑制。利用Haldane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得到菌株SJ-1的最大比降解速率为0.20 h-1,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8 h-1。添加10%硅酮母粒作为非水相强化菌株SJ-1对MT的降解,当MT浓度为85、175、260、350、435 mg L-1时,菌株SJ-1对MT的平均降解率分别为21.25 mg L-1 h-1、21.85 mg L-1 h-1、23.60 mg L-1h-1、17.50 mg L-1 h-1和21.75 mg L-1 h-1,与对照组相比,加入硅酮母粒后MT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1.25、1.24、1.09、1.20和1.5倍。分析了MT生物降解代谢途径,发现甲硫醇首先被氧化为甲硫醚,随后经过二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等代谢过程,最终转化为硫酸根。考虑到混合废气中含有多种成分,本研究以甲硫醇、二氯甲烷、正己烷和甲苯作为含氯、硫污染物、烷烃、苯系物的代表物质,以甲硫醇降解菌Pseudomonadaceae sp.SJ-1、二氯甲烷降解菌Methylobacterium rhodesianum H13、正己烷降解菌Stenotrophomonas sp.HY-2和甲苯降解菌Ralstonia sp.xzw-1分别作为甲硫醇、二氯甲烷、正己烷和甲苯的主导降解菌,开发复合功能菌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15组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污染物降解性能及污染物间、微生物间的互作效应,获得3组性能优异的微生物菌剂。当菌株H13和菌株HY-2两种微生物混合时对二氯甲烷和正己烷的去除速率相较于单一菌种相差不大,表明了两种菌株能共存且对各自性能没有影响;当菌株H13和菌株xzw-1两种微生物混合时对甲苯的去除速率是单一菌种的1.69倍,菌株H13对菌株xzw-1降解甲苯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当菌株SJ-1、菌株HY-2和菌株xzw-1三种微生物混合时对甲苯的去除速率是单一菌种的2.46倍,对甲硫醇和正己烷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通过在复合菌剂体系下对其他降解菌分析,复合菌剂体系下H13对二氯甲烷的平均降解速率均低于单菌降解;菌株HY-2对正己烷的降解在混合体系中平均降解效率变差,也主要是由于菌株SJ-1对甲硫醇的优先降解使其降解具有“滞后期”;而生物活性较差的菌株xzw-1在混合体系中受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复合菌剂体系下的平均降解速率相较单菌单底物体系均有提升。最后通过污染物的配比提高了复合菌剂的降解性能。基于对复合微生物菌剂研发的研究,将二氯甲烷降解菌H13、丙硫醇降解菌S-1、四氢呋喃降解菌DT4、正己烷降解菌HY-2、苯系物降解菌xzw-1、甲硫醇降解菌SJ-1组成复合微生物菌剂应用于某石化公司污水处理站的生物滴滤塔中,处理混合石化混合废气。研究发现,该混合废气的成分主要为烷烃类污染物(异丁烷、正丁烷、异戊烷、正戊烷、环戊烷、正己烷、环己烷等12个C4~C8类烷烃)、苯类污染物(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7个芳香族化合物)等。复合菌剂在100 d内成功挂膜。由于研究中所应用的生物滴滤塔体积大(500 m~3),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大,进气负荷高,生物滴滤塔内废气流动与传质过程受限较大,加入复合菌剂并稳定运行100天后,生物滴滤塔对TVOCs去除率为65%,但相较于对照组,该去除率提升了160%。实验组BTF循环液pH在100 d内由7.0逐渐降低至4.6(期间未调节pH),证明了对照组微生物活性低于实验组。而BTF循环液的温度由5月初的24℃逐渐上升至7月底的34℃,与TVOCs去除率的上升一致。加入复合菌剂后,加入复合菌剂后,12种烷烃类物质的去除率提高了至少1倍,由原来的25%提升至50%以上,而苯及衍生物的去除率只提高了5%~24%,甲苯的去除率提升最明显(24%),说明复合微生物菌剂有助于提升混合废气的净化性能。投加复合功能菌剂可以提升工程实践中BTF的TVOCs处理效果,BTF在100 d完成了挂膜,实验组对TVOCs去除率由25%提升至65%,但受TVOCs浓度、环境温度和pH的影响较大,最后生物法处理的废气经活性炭吸附装置处理后达标排放。
其他文献
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经济的价值与潜力逐渐凸显出来,国内外的企业纷纷将信息化技术引入企业管理中,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数字化战略转型的开路先锋,尤其是集团所建设的财务共享中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本文以ZW集团公司为例从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的范围及目的为切入点,全面分析企业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中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作为气候治理的行动派,我国正在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力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利用共词分析法聚焦我国近三年来出台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政策目标热点和政策手段热点。结果表明:我国现有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目标明确、手段多样;其中,碳达峰碳中和是核心目标,碳排放权交易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抓手,绿色金融和科技创新是实
某生产车间属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除施工单位需按规定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组织专家论证外,监理单位还必须有针对性地编制监理实施细则。监理人员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把控模板支撑搭设、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架拆除等关键工序监理工作的控制要点,尤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应急预案。
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展开研究,分析大赛和教学的关系,提出赛项资源成果转化的路径:将大赛实施方案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大赛项目设计应用于专业建设,赛项评测应用于教学评价,大赛选手培养路径为常规教学提供参考,将指导教师培养为优质师资,合作企业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等等。通过资源转化让多主体共享大赛成果,充分发挥大赛的作用,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高,为了确保施工安全,以某地铁车站明挖基坑为例,通过分析明挖基坑施工的支护体系、土体及周边环境影响等主要安全风险问题,提出并成功实施了施工前控制、施工过程控制和信息化施工控制的安全监理技术要点和措施。这些监理技术要点有效防范和化解了本工程深基坑施工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亦可为类似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提供参考。
现实主义题材大剧《人世间》以细腻的情感和温暖的叙事展现了时代洪流中普通人身上的真善美和向阳而生的坚韧。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式与人物群像的细腻刻画是该剧的显著特征。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高职高专最为权威的专业赛项,其以能力考察为本位,是对学生多方面专业综合能力的全面考量。本文将技能大赛相关要求与高职服装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探讨其“赛教融合”的改革内涵、形式与意义,以期通过赛教结合达到服装设计课程“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创、以赛促思”的教学目的,同时通过对赛教融合课程改革的研究引导课程教学内容更新,促使课程教学模式优化,培养全方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从
<正>二〇二二年十一月五日,适逢上海海洋大学一百一十周年校庆,作为上海海洋大学第十五届“读书·文化”节系列活动之一的“大美渔村·平安渔业”中国渔业摄影精品展隆重开展。展出作品是中国渔业互保协会从历届获奖收藏作品中甄选的六十余幅佳作。中国渔业互保协会理事长李健华向上海海洋大学赠送摄影作品集,并与上海海洋大学校长万荣在同期举办的第十五届“读书文化”节上,共同为二〇二一级“新生阅读计划”获奖者颁奖。
期刊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宣传部门作为政治机关,必须坚持走在前、作表率,带头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
期刊
为明确宽幅精播条件下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基本苗密度,于2018—2019年和2019—2020年在山东兖州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4种基本苗密度处理:90×104株·hm-2(D1)、180×104株·hm-2(D2)、270×104株·hm-2(山东高产田常用基本苗密度,D3)、360×104株·hm-2(D4),研究基本苗密度对小麦光合特性、衰老特性以及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