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现象一直吸引着人类,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都将自我作为研究对象。过去几十年已经有大量研究在记忆和注意过程中,发现了自我偏好加工。而最近有研究发现,自我偏好加工的影响更为深远——自我参照效应可能存在于任何有关自我的信息中,包括所有权。研究发现个体的内侧前额叶奖赏系统敏感于所有权。具体来说,内侧前额叶奖赏系统为自己处理输赢反馈时有差异;但不会为别人处理这种输赢反馈。相关脑成像研究也发现自我相关刺激与奖赏会激活许多重叠的脑区。另一条线索的研究发现,自我与生存意义关系密切,因为生存都是自我相关的。以往关于所有权的研究选用的刺激是商店的常见物品,而无背景意义。由于自我还与生存意义关系密切,因此,本研究考察在生存背景下,生存意义高低是否会影响个体的奖赏系统处理所有权及反馈结果。并且,有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自我和母亲表征在同一脑区。因此,本研究还考察个体的内侧前额叶奖赏系统是否会为母亲处理输赢反馈。实验一采用所有权范式,在求生背景下,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物品图片(高生存意义的图片和低生存意义的图片);随后图片周围会出现一个彩色边框表示被试即将为自己进行赌博任务或为张三进行赌博任务;之后让被试进行按键反应,接着屏幕上会出现输或赢的反馈。期间记录被试的脑电活动。实验结果显示,在自我线索且高生存意义条件下,结果为输所引发的反馈性负波振幅显著大于反馈结果为赢的条件。但在自我线索且低生存意义条件下,结果为赢所引发的反馈性负波振幅与反馈为输的条件无显著差异。在张三条件下,输赢的主效应不显著。实验二同样采用所有权范式,在求生背景下,向被试呈现一系列物品图片(高生存意义的图片和低生存意义的图);随后图片周围会出现一个彩色边框表示被试即将为自己进行赌博任务或为母亲进行赌博任务;之后让被试进行按键反应,接着屏幕上会出现输或赢的反馈。期间记录被试的脑电活动。实验结果显示,在自我线索且高生存意义条件下,结果为输所引发的反馈性负波振幅显著大于反馈结果为赢的条件。但在自我线索且低生存意义条件下,结果为赢所引发的反馈性负波振幅与反馈为输的条件无显著差异。在母亲条件下,个体的反馈性负波反应模式与自我条件一致。即,在母亲线索且高生存意义条件下,结果为输所引发的反馈性负波振幅显著大于反馈结果为赢的条件。但在母亲线索且低生存意义条件下,结果为赢所引发的反馈性负波振幅与反馈为输的条件无显著差异。最终,从自我与奖赏系统的角度对两个实验进行了讨论。反馈性负波起源于内侧前额叶的前部扣带回,反映了内侧前额叶奖赏学习系统对反馈信息的评价。产生于内侧前额叶的奖赏信号被认为反映了预期偏差—即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从进化上看,且这种预期偏差对个体的生存有适应性意义,因为导致积极结果的行为会被强化,而导致消极结果的行为则会被消除。前部扣带的这种适应性可能源于该区域与皮层下区域的广泛神经连接,从而导致了个体在神经水平对不同反馈结果的差异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