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垂直专业化国际生产为基础的产品内贸易,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重新活跃起来,成为国际贸易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加工贸易的方式融入了全球价值链生产,获得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世界经济增长下降,在价值链传导机制作用下中国贸易产生大幅波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会如何影响价值链,进而影响中国外贸结构的调整,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全球价值链重构问题进行考察,全球价值链起因于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不完全契约理论。全球金融危机后影响价值链的因素已有较大变化,全球价值链出现了重构的倾向,本文从劳动力比较优势变化、发达经济体“再工业化”、技术创新、新兴经济体崛起、最终产品消费市场转移五方面分析了价值链重构的动因。关于价值链重构方式,本文分析了垂直合并与水平合并两种情况,并且水平合并一般发生在购买者驱动型的全球价值链。在实证方面,本文采用赫芬达尔—赫希曼(HHI)指数来计算全球价值链重构的现实状况。计算结果表明,购买者驱动型价值链部分代表性行业HHI指数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生产者驱动型价值链部分代表性行业则相反,但目前重构没有普遍发生,在同类价值链中也没有完全一致的趋势。此番危机中,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传导作用下贸易结构波动较大。中国贸易结构波动呈现出一些特点:一般贸易取代加工贸易占据出口主导地位;相比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受到危机的冲击小;从商品出口结构上来看,机电产品比重下降。中国危机之后的贸易结构波动可能是是周期性变化为主,结构性变化为辅。重构导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也有新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趋势难以转变,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说明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可能降低。买者驱动价值链的重构需要我国向生产者驱动价值链扩张转移。总的来说,由于目前观察时间较短,还难以得出价值链重构的影响已经凸现的结论,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中国贸易波动的影响现阶段只是潜在性的存在,但绝不可轻视重构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