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出于环境管理的需要,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显得非常必要。但在我国,目前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探索大都基于企业视角,探讨以企业为主体的环境会计核算、信息披露问题,对基于政府视角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环境会计的研究很少。因此,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探索,结合我国的国情特点,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政府实际应用的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与报告体系。本文从我国建立宏观环境会计的必要性入手,以宏观环境会计广泛的理论基础为支撑,站在宏观的角度,探讨建立一个能反映国家资源环境状况、反映剔除了资源环境因素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会计框架。本文从宏观环境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对象、要素、方法、原则、基础、核算体系、核算框架、会计报告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宏观环境会计框架。核算部分着重于资源环境成本,包括资源耗减成本核算、环境退化价值、环境保护支出、生态破坏损失几个部分,为宏观环境会计报告提供数据支持。本文还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建立我国宏观环境会计体系的现实性。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环境学、经济学、环境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的日渐成熟,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使宏观环境会计的发展成为可能。但资源环境资产的估价问题、核算的粗略和不全面性问题、数据支持系统地不完善等问题又急需研究解决。我国宏观环境会计的研究既有基础又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1、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方面对我国宏观环境会计体系产生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有独创性的阐述。2、对我国宏观环境会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包含宏观环境会计的核算的基本假设、对象、要素、方法、原则、核算的基本框架、宏观环境会计报告等。3、在宏观环境会计报告部分,提出以三张表作为宏观环境会计报告的主体: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损益表、剔除资源环境因素的国民财富表(EDP总量核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