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乳杆菌脱除伏马毒素的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伏马毒素-菌体共培养体系,本文采用伏马毒素试剂盒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结合的方式,筛选出了2株具有结合伏马毒素效果的菌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 arum) B7和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 X8;研究了在伏马毒素存在下两株菌的生长表现,探讨了温度、时间、pH、化学处理、酶处理等因素对菌体脱除伏马毒素FB1和FB2的影响;根据伏马毒素影响Caco-2细胞系的存活状况,在细胞水平上证实了乳杆菌菌株确有脱除伏马毒素的能力;进一步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乳杆菌吸附伏马毒素FB1和FB2的机制,旨在为用生物方法脱除伏马毒素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株乳杆菌具有脱除伏马毒素的能力,植物乳杆菌B7和戊糖乳杆菌X8在37℃吸附1h后对FB1的脱除率分别为52.9%和58.0%,对FB2的脱除率分别达到了85.2%和86.5%。2株乳杆菌对FB2的吸附效果要普遍高于对FB1的吸附效果,且菌株X8对伏马毒素的吸附效果要略高于菌株B7。2.在5μg/mL伏马毒素存在下,菌株B7和X8的生长不受影响,且菌体细胞在吸附伏马毒素后仍具有活性。菌株脱除伏马毒素的能力并与菌体活性关系不大,但pH、HCl、TCA、酶处理能够显著影响2株菌吸附伏马毒素的能力。在低pH时,2株菌具有较好地吸附伏马毒素的能力,FB1的吸附率都在50%以上,FB2的吸附率也在80%以上。HCl和TCA处理后,菌株吸附伏马毒素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溶菌酶处理后,菌体吸附伏马毒素的能力则减弱。3.与不经菌株结合的伏马毒素上清液相比,经菌株B7和X8与伏马毒素共培养后的上清液导致Caco-2细胞系死亡的效率明显降低。对2株菌而言,Caco-2细胞的死亡率分别从34.1%降至28.1%或21.9%,这表明乳杆菌细胞具有脱除伏马毒素的能力,降低了毒素对Caco-2细胞死亡率的影响。4.菌株吸附伏马毒素的主要位点是细胞壁的肽聚糖,菌株B7和X8的肽聚糖吸附伏马毒素FB1效率分别是82.6%和86.2%,吸附FB2的效率分别为95.8%和97.5%。当去除菌体细胞壁时,其吸附率仅为10%。进一步地,破坏肽聚糖的三维立体网状结构会导致2株乳杆菌的伏马毒素吸附率下降,完整的肽聚糖结构在菌体吸附伏马毒素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植物乳杆菌B7和戊糖乳杆菌X8能较好地吸附伏马毒素的能力,具有作为生物介质用于脱除环境中伏马毒素的潜力。
其他文献
管饲营养是脑卒中患者临床提供或补充营养的极为重要的方式之一,但管饲营养有反流、误吸、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而并发症会使患者营养不良进一步恶化。本文分析了国内外脑卒中患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技术深刻改变了微观主体经济行为,极大发挥了信息对提升
报纸
三环二萜类化合物是目前发现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一类萜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丰富且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在芳香型三环二萜类天然产物中[6-5-6]ABC三环骨架结构是比较稀
目的研究针刺结合康复护理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
目的:系统评价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等
论述和分析LED灯丝与LED灯丝灯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LED灯丝的设计要点,如何防止蓝光泄出,灯丝的自动点焊系统,灯泡的自动排气封口系统,LED灯丝灯的基本技术要求.
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十分注重在幼儿学习品质方面的培养,而采用让幼儿练习彩绘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品质,增强幼儿的耐心、选择能力和动手
实时快速检测是现代分析化学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针对有毒有害物质甲醛、Hg2+、Cr6+的检测,分别成功研制了甲醛、Hg2+和Cr6+的快速检测器件,建立了简单、方便的实时
学校、家庭、社会等环境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形势较为严峻,心理问题尤为严重。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少数民族学生素质教育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