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被重建背景下盐池荒漠草原不同尺度碳水循环及耦合特征

来源 :宁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u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掌握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之间碳水循环规律及其耦合特征是当前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碳水循环是全球陆气物质能量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高度敏感,因此,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碳水耦合规律及其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水平衡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宁夏盐池县通过种植中间锦鸡儿(Caragana liouana)等灌木进行生态治理,逐渐形成了人工灌丛景观,地表植被也由草本转变为灌丛结构,从而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带来影响,进而改变地表碳水循环过程。但现有研究多关注生态治理的表观效益,较少定量探究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生物物理过程,导致现有以灌木种植为主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治理工程缺乏生态水文学基础。可见,研究植被重建背景下盐池荒漠草原的碳水循环特征及其驱动机制,不但能够揭示人为活动背景下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碳循环和水循环的过程机制,还可指导区域生态治理的生产实践。因此,本文以植被重建背景下盐池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原位连续观测的涡度相关系统和茎流-蒸渗仪数据以及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从不同的尺度分析了盐池荒漠草原的中间锦鸡儿灌丛生态系统和盐池区域尺度的碳水循环及其耦合特征,并探讨了不同尺度驱动碳水循环及其耦合指标(WUE)的主要生物环境控制因子。主要结果及认识如下:(1)利用涡度相关系统,研究了人工灌丛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特征。荒漠草原种植中间锦鸡儿等灌木后形成的人工灌丛生态系统在生长季是一个明显的碳汇,碳通量的收支状态易受降水总量和季节分布的影响。光合有效辐射(PAR)是白天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daytime)的主要生物环境控制因子,两者呈直角双曲线光响应,同时两者之间也受其他因子的影响,其中最适于光合作用的气温(Ta)和饱和水气压差(VPD)的范围分别是20<Ta≤25和1<VPD≤2;而土壤含水量(SWC)会对光合作用起到促进作用。夜间的生态系统呼吸受Ta和SWC的影响显著,同时生长季发生的高温干旱事件会降低生态系统呼吸的温度敏感性。(2)利用茎流-蒸渗仪法,研究了生态系统尺度的水循环特征。荒漠草原人工灌丛生态系统的蒸散(ET)及其组分结构可以利用茎流-蒸渗仪法能够有效测量,在观测期内(2018年5-8月)灌丛生态系统晴天的日内灌木蒸腾速率和丛下蒸散速率均呈单峰形态;整个观测期的丛下总蒸散量(182.5 mm)是明显大于灌木的总蒸腾量(83.6mm),可见丛下蒸散是生态系统蒸散的主要形式,同时观测期间生态系统总蒸散耗水量(266.1 mm)大于同期的降水补给量(222.6 mm),陆面水分收支处于亏缺状态;净辐射是影响蒸散最主要、最直接的环境因素,且能够对其它因子产生影响进而对生态系统蒸散产生作用。(3)基于站点观测数据,分析了生态系统尺度的碳水耦合特征。生态系统碳水耦合指标——水分利用效率(WUE)在生长季(日和月尺度)的变化波动较少,受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波动的影响明显。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月尺度的生态系统碳水通量(GPP和ET)及其耦合特征(WUE)主要受太阳辐射(Rg)、气温(Ta)、水汽压亏缺(VPD)和叶面积指数(LAI)等生物环境因子的驱动,但作用强度因生理生态机制的差异而不同。(4)通过遥感监测,从区域尺度上研究了盐池荒漠草原的碳水循环特征。盐池县近20年的植被GPP和净初级生产力(NPP)均呈显著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值分别为232.83和186.48 g C m-2,在年际尺度分别以每年7.25和5.83 g Cm-2的速率显著增加;年内GPP和NPP呈明显的单峰形态分布,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的差异较大;近20年盐池县的多年平均GPP和NPP的空间分布呈相似的特征,均因地表覆盖类型的差异而产生较强的空间异质性。近20年盐池县的地表蒸散年际波动较大,多年平均ET和潜在蒸散(PET)分别为194.91和1348.75 mm;值得注意的是近20年的PET呈下降趋势,而ET呈上升趋势,两者变化趋势相反,存在相悖关系。PET明显大于ET,两者的多年平均差值为1153.84 mm,可见盐池县气候干旱,潜在的蒸散力巨大。但因降水量少,水分供应匮乏,可供生态系统消耗的水资源不足,陆气间实际水汽交换强度较低。(5)基于遥感空间数据,分析了盐池荒漠草原区域尺度的碳水耦合特征。近20年盐池县荒漠草原的碳水耦合指标—水分利用效率(WUE)平均值以每年0.0046gC kg-1 H2O的速率减少,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干扰下,WUE的年际波动较大。在空间上,盐池WUE存在较强的异质性,这与区域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区域蒸散的强空间异质性有关;近20年来盐池有45.04%的区域其WUE呈上升趋势,54.96%的区域其WUE呈下降趋势。Hust指数显示,未来全县61.24%的区域中WUE的变化趋势将与过去—致。统计发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WUE在不同的研究时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其他文献
高韧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Engineering Cementitious Composites,ECC)在荷载作用下具有高韧性、受拉应变硬化且伴随着多裂缝共同开展的特点,近年来利用地方材料制备ECC广受关注。我国西北部有大量的沙漠砂资源,已有研究者利用沙漠砂为细集料制备ECC,称为DS-ECC。相关研究表明,在碱激发剂作用下,SiO2的Si-O键会发生断裂与Al2O3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宁夏阅海作为典型城市湖泊,其通过人工运河—典农河与流域其它湖泊湿地相连通,因此改变了其独立湖泊的属性,且流程较长,沿途生境多变且人为活动极其频繁,外源污染(面源、点源)以及内源污染(底泥污染物运移转化、释放)等过程多重交织,使得影响阅海水质变化成因复杂且多变。针对以上问题,在综合考虑湖泊水深、芦苇分布以及进水口、排水口分布特征等不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宁夏阅海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
背景:奶牛乳腺炎是严重危害奶牛养殖业的疾病之一,同时对乳制品和人类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引起奶牛乳腺炎的致病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几种重要的病原菌。对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菌进行快速检测是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保证,而传统的病原体检测方法存在操作繁琐、耗时、需要复杂的仪器及专业人员检测等问题,不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速、准确的奶牛乳腺炎主要致病
地表甲虫对生境变化敏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贺兰山东麓洪积扇荒漠草地是贺兰山山地-银川平原生态系统的过渡部分,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有关该区域地表甲虫多样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的研究明显缺乏。本文以地表甲虫为研究对象,在贺兰山插旗口冲积扇荒漠草地沿海拔梯度设置三块200m×200m研究样地(CQK1、CQ K2和CQK3),对应的海拔分别为1515m、1417m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在稳定生态环境、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关键作用,而且通过物质交换和能量循环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必须的资源,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植被具有明显的水土保持功能和生长周期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因此探究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规律,是进行生态恢复与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路径。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植被的覆盖变化信息对评估地区环境状况、调节生态系统平衡、预防水土流失具有重大的理
导数在数学教学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高考考察的重点,又是微积分的重要基础概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导数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理解函数的性质以及在某点处切线的含义,画出函数图象;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函数思想;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体会分类与整合、有限与无限等数学思想,掌握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导数在其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好导数对于学习其他自然学科,如物理、化学等也有一定的帮助,为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自问世以来,以其成本低廉、制备工业简单和可作为大规模柔性器件等众多优点,受到广泛的关注并且发展迅速,效率飞速从3.8%提升到25.5%,媲美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电子传输层与钙钛矿层之间的界面关系到光生载流子能否顺利地从光吸收层传输至n型半导体,而该界面处电荷间的复合问题也会严重制约PSCs的光伏性能。TiO2作为PSCs中最常用和理想的电子收集和传输材料,其表面和内部存在
新兴关注污染物(contaminants of emerging concern,CEC)在自然水体、饮用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中被频繁检出。长期存在的CEC会对水体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去除水体中微量污染物迫在眉睫。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石墨相氮化碳(g-C3N4)因其具有原材料丰富且合成简单、能带结构合适、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以及具有可见光响应的优点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的电子、电器设备应用于军事、医疗、通信等领域,空间中存在的大量电磁波不仅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一定影响。研究电磁吸波材料作为一种可以有效改善电磁干扰等问题的通用策略,受到了大家广泛关注。为了研发出“厚度薄、质量轻、频带宽和吸收强”的吸波材料,本论文以非晶态镍金属配位聚合物的衍生物为研究对象,成功制备了 NiO/Ni、Ni/C、NiO/Ni@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