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曲《二泉映月》的作者阿炳,学名华彦钧。他是我国著名的民间音乐家。他在音乐上的贡献妇孺皆知。然而,阿炳在其家乡无锡也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他出身不伦,为掩人耳目,称其父为“师父”。然而,阿炳的“师父”是一位了不起的道教乐师,善于演奏各种乐器。跟着这位“师父”,阿炳成长为远近闻名的“小天师”。似乎阿炳的一生中始终是毁誉并存,成年后的阿炳凭着不凡的音乐技艺本来生活得衣食无忧,但是他却有了不良嗜好,致使眼睛失明,生活陷入困境。困顿中的阿炳在街头卖艺,心中苦闷、悲凉。在精神、物质都备受折磨的情况下,“依心曲”《二泉映月》在阿炳的琴上诞生了。乐曲或怀念故去的师父、或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路、或感叹生活的不幸、或向往美好生活。1950年8月,杨荫浏等一行人专赴无锡,用当时中央音乐学院刚进口的钢丝录音机记录下了《二泉映月》等6首阿炳演奏的音乐,使阿炳的音乐得以流传。上个世纪70年代,吴祖强、储望华将《二泉映月》分别改编为弦乐合奏和钢琴独奏,使得该曲得以走向世界。二胡、钢琴、弦乐合奏属于中西两个不同的文化环境。两个文化环境有不同的历史和哲学,因而有不同的审美取向。所以,音乐审美观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渗透到音乐中,形成单线条优美旋律、即兴演奏或演唱等特点。而欧洲哲学崇尚数字、几何,科学,渗透到音乐中便形成严谨、和声、复调等音乐美学观。中国音乐,特别是民间音乐,重视“为自己服务”、“自娱”功能,而欧洲音乐重视的是“演奏给他人听”的“娱人”功能。二胡、钢琴、弦乐器由于出身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其制作理念、制作材料、形制、制作工艺、音色、音域、音量、律制等各不相同,因而演奏同一首音乐,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二胡、钢琴、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在音量、音色、力度、和声等音乐要素、曲式结构、精神意蕴、以何为本等方面有着很大区别,大众对三种版本的《二泉映月》感受也不一致,褒贬不一。如果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立场看,钢琴、弦乐合奏的《二泉映月》就会有很多遗憾。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我们不应用一种文化的审美观去衡量三种呈现方式的好与不好,因为钢琴版、弦乐合奏版的《二泉映月》属于跨文化交流的作品。它们对中西音乐文化交流以及中国音乐走向世界起到了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