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电极的细胞内嘌呤代谢传感研究

来源 :佳木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ire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构建具有高选择性、灵敏性和稳定性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以实现对细胞质中鸟嘌呤(G)、黄嘌呤(X)、腺嘌呤(A)和次黄嘌呤(HX)的原位检测。通过研究正常细胞与癌变细胞电化学信号之间的关系,建立可用于评估细胞活性、监控细胞癌变的电化学方法。方法本文以离子液体与化学还原石墨烯的杂化材料修饰玻碳电极(RGI-GCE)作为工作电极,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小鼠胚胎成纤维(BALB/3T3)细胞作为细胞模型,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同时对细胞质中的腺嘌呤和次黄嘌呤进行检测。并且以多金属氧酸盐与还原石墨烯泡沫复合修饰电极(POM@3DGF-GCE)作为工作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对人乳腺癌细胞细胞质中鸟嘌呤和黄嘌呤进行同时检测。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仪、X射线粉末衍射等手段对传感器的表面形貌和内部组成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细胞电化学监测细胞内嘌呤代谢进行可靠性验证。结果实验结果表明RGI-GCE和POM@3DGF-GCE电极材料中离子液体及多金属氧酸盐被吸附在碳材料表面。RGI-GCE电极在低嘌呤表达的MCF-7和BALB/3T3细胞中产生三个电化学信号,分别归属于鸟嘌呤/黄嘌呤氧化峰(0.7 V),腺嘌呤氧化峰(0.94 V)以及次黄嘌呤氧化峰(1.0 V)。这种电极材料首次实现了腺嘌呤和次黄嘌呤信号的同时检测。利用RGI-GCE电极可检测到细胞癌变后细胞裂解液中腺嘌呤和次黄嘌呤信号的增长率分别为300%和317%,成功利用电化学方法对细胞癌变过程实现监控。对于POM@3DGF-GCE电极,附着于石墨烯泡沫表面的多金属氧酸盐具有良好的氧化还原活性。利用POM@3DGF-GCE对MCF-7细胞原位裂解液进行循环伏安法扫描时,产生两个电化学信号,分别归属于鸟嘌呤(1.048 V)和黄嘌呤(1.128 V)的氧化峰信号;在电化学传感器领域,首次实现了鸟嘌呤和黄嘌呤的同时检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证实了上述细胞电化学方法的可靠性。结论本课题采用纳米材料与不同种类的碳材料进行杂化,成功制备出可以检测MCF-7和BALB/3T3细胞中四种嘌呤的信号的生物传感材料。所制备出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高选择性、灵敏性和稳定性,可监测BALB/3T3细胞发生转化时其细胞质中嘌呤碱基含量的变化,为细胞内嘌呤代谢的原位检测提供了新的电化学方法。
其他文献
天气逐渐变热,夏至日白天最长,夜晚最短,开始进入夏天。6月上旬,长江中游进入梅雨季节,有的年份因连降暴雨而成涝灾,俗有“黄梅天寒雨水多”之说;有的年份又因梅雨期短而伏
本刊讯根据机关党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和单位政治理论学习安排,2016年9月29日下午,四川省专用通信局党总支开展了以党内准则和条例为主题的党课学习。党课由省通信管
前不久,党中央制定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精神,在教育系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勤俭
天津市蓟州区老促会会长张景阳认为,全会表明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身为一名老党员,我将以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政治意识
晋遗85-2谷子幼苗绿色,无分蘖,主茎高150厘米,穗长30厘米,穗纺锤形,穗码中紧,短刚毛,籽粒黄色,出谷率83.8%,千粒重3.2克。籽粒含蛋白质11.81%,脂肪4.50%,直链淀粉15.62%,品质
目的:建立HPLC-MS/MS同时检测人血浆中吡格列酮及其代谢物酮基吡格列酮(M-III)、羟基吡格列酮(M-IV),格列美脲及其代谢物羟基格列美脲(M-I)的方法;研究复方盐酸吡格列酮格列
高等院校多校区办学,实现各类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人力资源的累加后,并不意味着整合活动已经取得成功,还需要使各种投入要素有效结合,才能产生效益.加拿大学者Saffold提出的
大肠杆菌0157:H7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最具代表性的血清型,其感染剂量低、致病力强,在世界各地多次暴发流行,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的重大问题。建立和完善其检测技术是及时发现传染源、控制其传播的关键环节之一。本研究拟建立一种无需增菌即能快速灵敏检测大肠杆菌0157:H7的新技术。本研究依托于两种功能化纳米颗粒。先制备了一种四氧化三铁为核心、葡聚糖为外壳的磁性纳米颗粒,经氧化后包被大肠杆菌0157:H7单
所谓麦茬稻撒播技术,是指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将处理后的稻种直接撒播到麦田地表使麦稻共生,小麦收割时留茬30厘米,脱粒后的秸秆就地撒开,任其在稻作期间自然腐解还田的一种种
齐黄28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1993年以济3045为母本,潍8640为父本,经有性杂交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脂肪、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高产夏大豆新品种。该品种2002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