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们思维和交流的重要工具,是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特征和一种标志。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体民族。伊犁地区由哈、汉、维、蒙、回等24个民族组成,因而伊犁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多语环境,而生活在这样多种语言环境中的维吾尔族人群的语言使用状况自然有所不同。通过分析伊犁维吾尔族群体语言应用的实际状况,可以了解语言在接触之后所引发的问题,并掌握多语现象形成与发展的脉络,从而为中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和语言接触研究提供宝贵的借鉴。本论文主要运用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及学科理论,以伊犁尼勒克县维吾尔族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多语环境为切入点,使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对杂居区的维吾尔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为了把伊犁维吾尔族群体的语言使用状况研究清楚,在论文中采用了问卷调查,参与式观察,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在本部分,首先介绍了伊犁地区以及生活在伊犁地区的维吾尔族群体的基本概况。然后提出研究该课题的目的以及研究意义,最后进一步介绍国内外研究情况,从而评述了目前对少数民族语言使用研究,语言接触研究以及语言和谐研究的多种观点。第二部分是对伊犁地区多语环境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本部分首先探讨了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影响,然后再从历史因素、人口因素、教育制度与教学用语以及文化因素等四方面全面论述了伊犁地区多语环境形成的社会背景,表明伊犁维吾尔族群体内部出现的双语现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第三部分是对伊犁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本部分首先对伊犁维吾尔族的语言使用状况进行比较全面的实地调查。然后对调查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是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以及不同教育源流的被调查者分别从个人的语言背景,语言能力情况,家庭域内外的各种社会交际场合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文字使用程度,以及对不同语言的语言态度情况等调查领域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来的。第四部分是对多语环境下的语言和谐问题分析,本部分首先阐明了语言和谐的概念以及多语环境下语言和谐的迫切性,然后提出伊犁地区语言和谐的表现,接着通过运用比较分析,提出语言和谐发展中存在的不和谐的一些现象。最后针对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提出建议的方式,详细论述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思考,包括、保存母语文化的传承、正确处理母语与其他兼用语的关系、努力培养积极、包容的语言态度、更加完善民族语言方针政策加强执行落实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本论文的意义显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是对多语环境下的维吾尔族人群语言使用进行重点调查,对维吾尔族其他居住区的语言状况调查提供参照材料,从而为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维吾尔族语言使用现状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另一方面研究居住新疆杂居区的维吾尔族的语言使用特点,探索他们的语言态度及各种语言之间的关系问题,在多语言接触的语境下,有助于科学认识民族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丰富双语或多语理论,能够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多语化发展、双语教学乃至多语种教育提供科学依据。第二是虽然双语现象在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得到较好的研究成果,但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观察多语环境下的维吾尔族人群的双语及多语现象的成果较少,而且目前在国内对多语现象的研究比较薄弱,因此,此选题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三是多语环境下的各种语言的和谐关系有助于该地区各民族的共同和谐发展。因此研究多民族社区的语言和谐问题,在新时期,对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